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在巧妇9妹和农村四哥们的背后,一个崭新的乡土社会正在成型

   时间:2019-04-15 17:30:04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在不久前的两会上,“三农”几乎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再往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明确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不管是短期消灭贫困人口的“小目标”,还是长期乡村振兴的蓝图,都涉及到生产方式、人口流动和产业升级等诸多系统因素,虽说知易行难,但也不是没有路径可循。

说到底,农村的困乏,首先是信息的困乏,信息的闭塞导致农业、农村、农民游离在大市场体系之外。这也正是自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首次提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来,每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会提到农业信息化的原因。

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下沉,农村的面貌正在发生巨大改观。在这方面,字节跳动在三农信息普惠方面提供了一个观察样本,涌现出了巧妇9妹、农村四哥、我爱种菜等诸多经典案例。

去年在广西灵山苏屋塘村举行的首届三农创作者大会,字节跳动推出了金稻穗计划——补贴三农创作者,助力三农信息普惠。作为延续,4月11日金稻穗奖颁奖典礼在互联网新农村“三瓜公社”进行,其评选宗旨是“寻找优质三农信息”。

(图注:中国首个移动互联网领域三农信息奖项“金稻穗奖”颁奖典礼)

寻找优质三农信息,正是响应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一个个三农创作者通过短视频和图文,呈现农村风貌。北上广地铁里的白领上班族,如果对广袤农村的自然生活感到好奇,或者怀念故乡的风味,打开今日头条,他就可以看到来自农村自媒体内容创作者呈现的原滋原味的乡土风貌。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农家乐”,不仅是感官层面的,也是味蕾层面的——随着信息和物流技术的发展,那些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不再埋没于偏远的乡村无人问津,它们随着新农人走向前台,成为五环内广受欢迎的原生态消费品。农村也得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给新农人的生活带来改变。

如新闻所报道,如果不上网,28岁的河南省新乡县的农民赵祖一,可能到现在也不清楚羊粪是可以卖出好价钱的,然而当他接触了三农信息,他经营的有机肥网店销售额就可以突破百万;打工18年返乡创业的农民李海华,即使把所有积蓄都投进70亩农地中,没有正确的种植技巧,可能仍会处在长期亏损中,然而当他看到了众多分享三农技术的头条号,就可以借此实现亩产提升300斤的目标。

近年来,继通电、通水之后,通网,成为中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选项。而通过移动互联网的特色信息流,农村和城市、新农人和新市民重新建立了连接,城乡之间的信息屏障被逐渐拆除了。

以金稻穗为例,其推出的以今日头条为主要平台的“山货上头条”项目,抖音为主要平台的“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是基于过去的一些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也直击了当下乡村信息流通不畅的痛点。

其实农村向来都是资源的宝库,只是一直以来,交通不畅导致的信息闭塞,让外界很难注意到。一些纯天然的特色山货、蔬菜瓜果,只能靠小商贩上门收购才有推向市场的可能。这个交易过程中,广大农民寄居在产业分工链的末端,相当被动,没什么议价权,一旦遇上极端天气,更是靠天收。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对第一手的市场和政策信息不够敏感,很容易盲目跟风种植,出现供过于求的滞销局面。

农业的信息化,离不开平台牵线搭桥。而事实上,现在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通过今日头条等产品,三农信息的流动性大大增强。

得益于技术分发的精确和信息传播高效,从事农村电商的新农人,能够掌握消费者的偏好,同时及时感受市场的新动向,调整改良产品。而消除了地域界限的信息链接,还大大的拓展了市场范围,避免地域局限下供求失衡导致的产品滞销。

农业生产方式也在提档升级。抖音上,河南栾川、山西永和乾坤湾、荔波大小七孔桥,这样一批批贫困地区打卡景点被聚焦。在注意力就是资源的年代,对农村风貌的围观,促成了旅游经济的繁荣,让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低附加值的传统种植。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并不都是回到了二三线城市,它们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是回到了农村。

(图注:三农创作者农村四哥返乡创业,用短视频记录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

著名作家冯骥才,此前曾提到一个惊人的数据,2000年以来的15年间,有160万自然村落走向消亡。村庄消亡背后,是农村产业空心化,以及年轻人大量出走的残酷现实。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则成为相伴生的社会现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有697万留守儿童。

不过如前所述,人口流动的趋势正在发生悄悄改变。拍短视频,做直播,过去被认为不务正业的就业选择,在农村成为了新的潮流。比如,一些优秀的三农创作者一户就能提供和农产品电商相关的百来个工作岗位。于是一些烟火寥寥的颓废村落,都出现了人气的复苏迹象。

对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来说,信息平台带来的全新的农业生产形态,可能是锦上添花,但对贫困地区却意味着救命稻草。或者至少,被社会救助力量关注到的概率大大提升了。

像前面提到的“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让不少贫困地区的特色旅游景区,得到了全新的品牌展示和曝光机会,旅游业收入大大增加。而另一项“山货上头条”,向用户推介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277个,拉动销量59万单,实现2400万元销售额。

当然,中国目前依旧有近6亿农村人口,在广袤的乡村,类似巧妇9妹、农村四哥的逆袭故事更多是个案。但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永远不要低估三农信息普惠的能量。

作为一种熟人社群结构,农村不同于城市的地方在于,不管是信息下沉带来的新的谋生机遇,还是相关的农业政策、技术,都可以在熟人社会口耳传播,相互帮扶,同时相互模仿学习。金稻穗衍生的三农合伙人计划和扶贫达人培训计划,就让这些普通人成为农村的关键节点,在自我升级和拉动就业之外,还能帮助家乡带货以及助力扶贫。

“扶贫达人计划”已经累计培训超过5000人。三农信息普惠带来的技术层面提升,为受训者提供了更多的谋生资本,哪怕以后踏入城市也有更足的底气。

农业生产升级,一批批乡村新农人的崛起,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的另一种命运可能。对于过去持续处于消亡状态的农村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机遇期了。城乡之间的信息流动,重塑了传统城市对农村单向度的经济剪刀差,让裂痕逐渐弥合。

2020年是中国消灭贫困人口的最后节点,在最后冲刺期,“信息扶贫”还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更长远的看,平台推动三农信息普惠,科技助力下的三农振兴才刚刚开始。一旦越来越多的三农创作者受到鼓励,农村的信息流动还将逐渐加深,我们有理由期待全新的乡土社会正在孕育成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