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华为发布智能数据解决方案FusionData

   时间:2019-06-06 09:38:27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北京,2019年6月5日】华为在北京发布智能数据解决方案FusionData,支持智能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数据接入、数据处理和数据使能三个层面,重定义数据基础设施,帮助客户打造领先的智能数据解决方案,拥抱行业数字化,释放数据价值。

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表示:“数据成为新生产资料,智能成为新生产力,企业需要构建领先的数据基础设施,从而打通数据供应全流程,使能数据与业务全连接,提升业务敏捷性。华为本次发布的智能数据解决方案FusionData,通过汇聚各方数据,提供‘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让数据存得下、流得动、算得快、用得好,帮助客户将数据资源转变为数据资产。华为的愿景与使命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不久的将来,可实现一家企业一个数据湖,一座城市一个数据湖,满足居民的生产与生活、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城市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等各项需求,加速全社会的智能化进程。”

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发表致辞

华为全球产业展望(GIV)报告显示,全球数据量将从2018年32.5ZB快速增长到2025年的180ZB。但企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数据中只有不到2%被保存,而其中得到分析利用的不足10%,数据价值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并且企业普遍存在烟囱式业务系统,导致数据管理、应用效率低。

“各行各业在实现数据价值时面临数据接入难、分析难、消费难等挑战,亟待更智能的数据解决方案。华为智能数据解决方案FusionData,包含数据接入、数据处理、数据使能等关键部件,帮助客户打通全域数据连接、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提升实时数据服务能力,拥抱行业数字化。”华为IT产品线副总裁、智能数据与存储领域总裁周跃峰表示。

华为IT产品线副总裁、智能数据与存储领域总裁周跃峰发布智能数据解决方案FusionData

智能数据解决方案FusionData

作为领先的智能数据解决方案,华为FusionData支持智能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以下三个层面,重定义数据基础设施:

●引领多样性数据连接

智能数据连接部件ROMA支持多数据源接入、消息和API的统一管理、智能通道选择等技术实现智能全连接,加速数据流动,让应用与数据连接更高效。

√多数据源接入:支持1100多种应用和异构数据源接入,通过开放式数据接入框架可灵活接入第三方数据源。

√消息和API的统一管理:支持分布式消息和API的路由统一配置管理,轻松实现分布式消息和API服务的跨网跨域跨云集成,让数据自由流动。

√智能通道选择:支持数据多通道传输,并且可根据数据特点智能选择传送通道,大幅提升数据接入效率。

●重定义智能数据处理

智能数据处理部件包含分布式存储FusionStorage、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和大数据平台FusionInsight等,通过多类型数据融合存储、融合分析引擎等技术实现从单一处理到智能融合处理,加速实现数据价值。

√多类型数据融合存储:通过存储与计算分离技术,打破系统烟囱式建设;通过智能分布式存储的多协议融合技术,实现一份数据同时支持数据库、大数据、AI等多种业务的分析需求,让融合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融合分析引擎:支持数据库、大数据、AI多引擎融合分析和多样性算力统一调度。通过统一架构,降低海量数据处理难度,实现极简分析。

●引领智能数据使能

智能数据使能部件DAYU通过智能元数据感知和OneQuery Turbo 技术构建数据处理与业务创新的桥梁,提升业务体验,让业务更敏捷。

√智能元数据感知:通过AI技术,自动感知和采集多个系统的元数据,并进行智能化分级分类,生成全局统一的数据视图,数据寻找秒级响应。

√OneQuery Turbo :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实现多数据源、多类型数据的统一访问,简化数据加工流程,数据获取速度提升10倍以上。

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华为将与合作伙伴携手创新,共同帮助客户构建领先的数据基础设施,拥抱行业数字化,释放新的数据价值,共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华为联合客户和合作伙伴,从行业应用、平台工具、标准组织和社区三个层面完善产业生态。截至目前,华为智能数据解决方案FusionData已经应用于全球60多个国家及地区,服务于1500多个客户,拥有500多家商业合作伙伴,并广泛应用于金融、运营商、政府、大企业等行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