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毕业生进大厂必看:你需要拥有的5种职场心态

   时间:2019-06-13 11:15:42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今天有一个清华的应届生来面试产品经理,没有任何经验,趾高气昂的要30k以上!还要965加期权!威胁我们说保利和阿里给了他offer,让我们赶紧做决定!作为10年的HR我没忍住,狠狠的喷了他。”

在职场社交软件脉脉上,像这样的“吐槽”并不少见。一个还没走出校门的应届生,以一种“独特”的姿态给自己要一个不菲的身价,自然引来了一连串的争议。

一位匿名为“阿里员工”的网友表示:“做得对,有些人哪怕是真的有能力,心过于浮躁也没用,宁愿不用,也许他做一段时间,又觉得自己老板不够优秀,队友不够优秀啥的了。”花名为“郭嘉”的网友评价道:“清华的装什么?人要低调,谦卑做事儿,路还长,能人有的是。装逼作死”。而“杨铁心”则认为:“极其严重怀疑这个趾高气昂是楼主的自我想象。”

我们无法仅凭一个匿名帖子就对描述中的真实场景进行还原,更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不负责的给“清华应届生”打上一个什么标签。但是,这给我们开启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应届毕业生,该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职场?

在这里,我们以苏宁、华为、阿里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员工为例,来谈一谈这个话题。并且,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各自的典型职场心态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助力更多的职场新人顺利走好职场第一步。

1、做好一个职场人,而不是一个学生

一个大学生,初入职场时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更大的困惑来自于,根本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

然而,一个人永远无法通过站在水池边观望来学会游泳,只有先下水才能慢慢的游动起来。有的公司对应届毕业生的角色转型第一课就做得很足。

比如我们所了解到的零售企业苏宁,管培生从面试到最终到岗各部门,大约会经历至少半年的时间。从多次的门店实习到大区培训、总部培训,一个毕业生基本能够在磨练中想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可能去做什么;而企业也能对一个职场新手的未来可能性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因此,企业的职前培训等一系列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帮助毕业生实现角色转换的过程。让毕业生在真正进入岗位职前就懂得:一个职场人应该是,一个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一个能够具备独立承担能力的人,一个始终追求把事情做好放在第一位的人。

李洪雨,苏宁1200三期员工,曾负责北京大区连锁运营管理,“1200”就是苏宁招聘培养的管培生,他回忆说:“我记得刚入职时,有人开玩笑称1200为12蛋蛋,我觉得这名字挺符合实际,因为蛋蛋们就是一张白纸,啥也不懂,要想把这张纸写好,写满,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为了破蛋而出,我们都付出了很多努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正是那些日子我们积累了无数的经验!”

这样的职场第一课,能不影响人的职场人生都难。

2、相信认真专注的力量

毕业生在职场初期,难免对一些事情上有一些认知的偏差。比如,觉得反复做一件事情很枯燥,没有意义,学不到东西。很多过来人反过来看,往往都不是这样的。真正用心的工作,实际上没有哪一天是重复的,每一次都可以追求比上一次做得更好。这是职场新人非常缺乏的一种淡定。

高哥曾一毕业就任职华为,做手机硬件测试,是一个纯技术宅。做了八年,从硬件工程师到部门主管,一路伴随了华为手机的崛起。在华为八年,他始终专注垂直领域、沉稳深耕一门技能,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功底。这为他下一份在腾讯的工作做了良好的背书。后来,他进入腾讯,带团队做手游开发。

从手机测试到手游,隔行如隔山。但恰恰腾讯看重的是他的专业能力。入职前,他提前专注研究手游开发的细节与要素、团队情况,列出所有风险点及行动要点,逐一提前制定好应对策略。果然,入职后他和团队陆续研发出多款爆款游戏,实现年薪过百万。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职场年轻人都能有华为这样高的起点。但是,这位华为前员工展现出来的做专、做精的认真精神和专注力,是每一个职场新人都必须要有的,如果希望在一个普通的岗位做出不普通的成绩来的话。

3、靠实力说话

年轻人往往锋芒毕露。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处在一个短暂的热情期。一心想出成绩,一心想创新。这是一个新人经历大学生到社会人转变后的一个通常状态。但是,很容易进入另一个极端——操之过急,而多生抱怨。

实际上,任何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最初都会觉得这好那好,然后又觉得这有问题、那有问题。问题多,建议多,但未必解决方案多。实际上,职场最终还得要实力说话。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了一个阿里实习生的故事。2015年11月底,钉钉研发中心负责iOS的鼎天给刚来不到两个月的实习生需墨分配了一个任务:“钉钉目前还没有iPad适配版,你做一个吧。”需墨接下了这个任务,然后就开工了。原本以为,这个故事会像别的实习生一样以非常平淡的交差而结束。

令人意外的是,他花了一个半月就实现了目标,惊艳了一批阿里工程师。需墨回忆说:“那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干,有些事得要Foolish一些。其实这在钉钉、在阿里,都不是意外,你需要自己去想一些事,然后把它搞定。”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职场最终靠的还是实力,这种实力不是凭空而来,来自平时的学习积累、做事方法以及态度和决心。

4、不断学习,随时清零

在大公司上班,一个典型的状态可能就是:人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尤其是在互联网零售电商公司,在经历一定的工作阶段后,都可能会迎来不断调换岗位的过程。有的人因为调换不适应,便离开了;而有的人,各个岗位都转一圈下来,发现自己这块砖已经变成了一栋小楼,成为真正的“高手”。

秦中对自己14年苏宁1200的追梦历程进行总结,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享受从0到100的拼搏感,但从未害怕从100回到0。他现在是苏宁科技集团全产业会员研发中心总经理。

(2017年,秦中获苏宁“董事长特别奖”,右一是秦中)

他的经历是这样的:2005年进入苏宁ERP项目会员管理组,负责培训员工理解并学会使用ERP系统。先被派往试点区山东潍坊市,独自一人负责全市员工培训,半年后又单枪匹马承担起西南片区培训。14年里,他在经历了多次岗位调换后,秦中调侃自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就是可能第二天又在“撞新的钟”,尽管自己撞的很用心、很用力。

他说:“我随时会被调走做其他工作,所以我一定要把现在的工作做好,把工作理顺、搭建好平台、培养好人才”。这让他能够保持对工作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让他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能力。

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看到的是:一种不断保持学习的心态。毕业生进入职场,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新的。到底是以海绵般的吸收心态,还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一个人的发展空间会产生根本的影响。这也是许多职场新人,在大厂干了很多年都还是一个螺丝钉的原因。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一方面是公司平台给的,另一方面更是个人创造、争取出来的。

5、成就自己的事业

前面提到的阿里实习生需墨、华为前员工、苏宁的秦中,无疑都是具备事业心的人。否则,他们不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惊艳的成绩,并且得到企业的重用。

事业心实际上也是苏宁1200工程的一个基本诉求是:培养符合苏宁战略需要的追求事业发展的奋斗者、事业经理人,也是苏宁未来真正的“接班人”。

据了解,2019年,苏宁1200工程招募员工数达1万人,新入职员工薪资基本8000起步,高的能达到15-16K。而苏宁这样的人才工程半年的投入就要高达3-4亿元,而一般5年以后才会有回报。

为什么苏宁要这么做呢?显然,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是用回报说话的:目前在苏宁,总裁级别干部中,“1200工程”出来的占26%,总经理、总监级达36%,经理级达33%。

前文提到的秦中自然是其中的一员,现在也是他们真正发力为苏宁创造价值的时候。据了解,2018年,他们中有的能带队实现销售破10亿,还带出十多位90后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而苏宁的新一批85后大区总经理,他们分管的盘子大的有二三十亿元。

这样的一种局面实际上员工和企业同频的结果——员工追求个人事业的发展,企业为新人提供发展事业的平台,双方目标一致、路径一致。

因此,他们的案例带给新人的启示是:不论是进入岗位多久,事业首先是自己的事业,短期看自己也长了本领,长期看就是成就了事业。为平台做出应有的贡献,拿到匹配的回报,而自己能力的提升、思维的锤炼永远是自己的。

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提出的一个经典哲学议题是:作为人,何为正确?实际上,他的所有论述都是在讲述:作为一个工作的人,何为正确?他认为,工作造就人格。

稻盛和夫说道:“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为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回到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些案例,在一个个80后、85后、90后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人通过拼搏奋斗成就事业的成功故事,也看到了职场新人通过做好自己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更多可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