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作为区块链技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根本属性,一直是业内人共同追求的理想。为什么去中心化如此重要?今年年初,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吴忌寒在演讲中也曾提到,规则的稳定性,网络的强韧性以及资金的安全性,这都是去中心化所带来的优良属性。然而,最具争议性的也是最原始的、曾被认为是去中心化的最佳共识算法的PoW(工作量证明机制),人们对其存在中心化风险的质疑甚嚣尘上。
众所周知,在区块链系统中,如何让每个节点通过一个规则将各自的数据保持一致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一套规则即共识算法,来确定网络中选择记账节点的机制,以及如何保障账本数据在全网中形成正确、一致的共识,每个节点都按照这个规则去确认各自的数据,实现不同账本节点上的账本数据一致性和正确性。
POW工作量证明是比特币在生成区块的过程所使用的,也是最原始的区块链共识算法。
比特币区块链通过竞争记账的方式解决去中心化的记账系统的一致性问题, 即以每个节点的“算力”来争夺记账权。
对于算力,吴忌寒的觉知可能有些与众不同。在序文《算力之美》中,吴忌寒这样写道,“算力,可能是人类通往更高文明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与熵增对抗的最有效方式。如果谈到终极意义,从科学的本质来讲,拥有更多算力,比拥有金钱更有意义”。“在我看来,算力是为了去除人性在整个系统里的权重,在未来,它有可能超脱于碳基意志,会成为我们意想不到的防护网。”“科技文明和自然之力,通过算力达到了一种融合。”这是另一种宇宙美学,更是他科学与艺术融合后的算力哲思。
然而,更多人眼里的“算力”看上去只是越来越聚拢在大矿池手中的集权统治,PoW似乎正在失去“去中心化”的美誉。
对此,吴忌寒不以为然。在他看来,PoW机制的中心化只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拥有北大经济学和心理学背景的吴忌寒,在求学期间就毫不掩饰自己对奥地利学派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的信仰,反对一切形式的政府干预,主张用个人消费心理结构经济理论。
在《PoW机制的去中心化与中心化问题》的演讲中,他分析认为,PoW机制其实是去中心化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治理层面、物理网络层面和市场运行层面。具体地说,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内,分散的矿工可以有效去制衡相对中心化开发者的权利和影响;PoW机制在物理分布上相对分散,矿工分布式的存在,也是一种去中心化属性的外显;除此之外,在一种市场化运行机制下,所有参与者的充分竞争和充分激励的共同作用才能够呈现去中心化的理想状态。
这都要归结于PoW机制的实质是一种市场经济模型,是利用市场博弈来解决安全和记账的问题的。当这两个机制受到干扰时,就可能导致市场失灵的行为发生,即出现中心化的病态。吴忌寒指出,可能干扰的因素包括:
第一,人为设置的准入壁垒,比如推特查封某个账号,比如矿机厂商拥有某种专利,导致其他厂商难以做某种优化,可能导致占有这种专利的厂商排除掉其他的竞争对手,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人为设置的准入壁垒。
第二个因素是人为干扰导致的价格失真。以ETH、ETC为例,没有人为干扰的网络回报大体上是相当的,这是一种正常的价格状态,而像BTC、BCH和BSV,BTC和BCH当天的回报相当,但BSV比较低,这就属于人为堆积算力导致的价格失真。
第三是激励不足,这也是比特币未来将要随着出块产出的衰减而不得不面临的难题。一旦激励不足,市场就要面临消失。这时候,可能出现一些不由市场因素驱动的主体来开机和挖矿,这就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出现中心化的状态。
路径依赖是引发市场失灵的第四个因素。挖矿领域对PoW的依赖比较多,比如矿池就是一个常见的路径依赖现象,比如矿工设置了矿区之后通常不会更改,排名头部的矿区在市场份额的占比是较大的,这也常常是路径依赖现象导致的中心化。
这也可以说是正面回应了大众对于“ASIC等于中心化”的误解。吴忌寒还表示,ASIC本身就是竞争的产物,在PoW机制下,ASIC矿机的出现不可避免。其次,如前所述,ASIC人为设置的壁垒较低,更容易实现充分竞争,同时扩大了用户群,实际上是更有利于去中心化的。
吴忌寒的这一论证,在业内人士中引起很高的呼声。但坊间对PoW机制中心化的争议还在继续。正如吴忌寒自己所说,“算力是有序的,而所有其它的争议,却是无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