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酷开网络王志国:AIoT战略核心是重构智慧家庭新体系

   时间:2019-07-16 11:10:34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酷开CEO王志国

酷开CEO王志国

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彩电零售额大幅下降,创下新低,为7年来需求最低的第一季度——彩电零售量为387万台,同比下降1.8%;零售额119亿元,同比下滑4.8%。2019年彩电整体零售额仍不容乐观,而未来几年中国电视市场会继续呈现走低的态势。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彩电品牌面对国内红海市场寻求发展的突破口。

从思路看,布局海外市场,仍属于彩电单机销售思路的的拓展。按照文初所述,这一策略的思考维度,仍未出离“销售”数据维度。

如果应用“多元思维模型”,彩电业可能的出路在哪里呢?一个有趣的标本是酷开网络 。

上溯到2006年,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出资成立了酷开网络,聚焦智能电视系统研发和智能电视运营增值服务的业务。在运行8年之后的2014年,酷开网络正式宣布独立运营,主要负责“coocaa酷开”品牌的运营。2016年9月-2018年 3月酷开网络先后接受来自爱奇艺、腾讯、百度的投资入股后,市场估值95.909亿元,成为了OTT行业内首家估值近百亿的独角兽公司。

2018年,酷开网络正式剥离电视业务,专注构建开放统一的超级智能系统生态,挖掘大屏商业价值 。原酷开电视产品、供应链、业务、运营、市场、服务团队全部平移整合至创维全球电商中心,实行“创维+酷开”双品牌运作。

传播学者、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认为,技术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技术,一类是革命性的技术。在他看来,5G就是革命性的技术,将开启未来互联网的下半场。“5G把现实世界以数字世界的方式带入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角落、每个组织,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场景构建会成为未来发展中价值创新的巨大风口”。

场景之一是家庭。在场景思维之下,电视机不仅仅是独立的电视节目的显示器,而是家庭生活场景下的公有屏幕。与“公有屏幕”相对的概念是“私有屏幕”,比如最具有私密代表性的智能手机。

“公有屏幕”意味着将这块屏幕上作为信息入口,家庭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共享、分享,家庭智能设备之间可以互相连通,也可以通过公有屏幕进行操作。

5G时代下,作为AI和IoT两大技术结合的AIoT,在家庭生活场景下,通过将客厅的电视机作为公有屏幕,家庭的应用有了落点,也具备了几乎无限的想象力。

从场景思维角度看家庭智能互联,从公有屏幕角度看家庭AIoT的落地应用——升维思考之下,电视业发展的可能性也从单维度变为多维度。

酷开网络领头人是80后的王志国。这位工程师出身的CEO在公开演讲中谈到,他第一时间带领团队做的事情是——重建认知,而不是基于基础之上做优化。

2016年,全中国都在倡导万物互联。他认识到,这个过程之中,重点是不同设备的连接,只要有设备的连接,则一定有主控设备和从控设备,主控设备特征之一就是有屏幕。手机和电视分别是有屏幕设备的代表。只是前者具有私有屏幕代表,而后者则天然具有“公屏”属性。

居于客厅中心,具备“公屏”属性的智能电视机,可以在家庭场景下的智能设备中扮演“总控”角色。在这一认识指导下,王志国团队首要考虑提升智能电视的智能化水平,从最核心的智能芯片开始做起,方便操控,提升画质,智能语音的识别准确率提升到了98%。

光是提高电视机本身的智能型,还不能说是“公屏”视角下,家庭场景中的突破性进展,十分要紧的是——设备互联。

在酷开网络看来,“如果想让家电智能化,交互是关键方面,屏幕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酷开网络跟很多家电、家居企业形成了长期合作关键,“在家电屏幕背后由酷开系统作为统一的服务载体,在这个过程之中,也根据我们整体智能化的能力提出全屋智能化”。

支撑“全屋智能化”的酷开系统正是OTT和AIot的整合性系统。

按照酷开网络在2018年公开的规划,3年内酷开网络激活终端规模总量将突破1亿。目前,酷开网络已拥有近4000万的智能大屏激活用户,还有众多其他品牌硬件终端搭载酷开系统,这些硬件终端不仅有创维电视和酷开电视,还有其他众多品牌的电视、智能家居设备,酷开系统可以联通各家电品牌同步构建AIoT智慧家庭场景。

从彩电销量之争,演进到5G时代AIoT家庭场景下实现“全屋智能化”的最重要的公屏控制中心,酷开系统走出了一条新路——从产品竞争到系统赋能。

正如王志国所言,“酷开系统支撑整个智能家居和智能家电的产业升级”。

从发展前景看,至少有三点可期:如百度最新AI技术注入酷开系统,或有惊喜;酷开网络与多品牌协同合作的化学反应;家庭场景下AIoT家庭场景下的服务建构。

基于电视的智能操作系统,前景到底如何?无论将iOS和Android两大系统作为参照物,还是放到AIoT家庭场景之下来看,都有无限遐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