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信息技术如何影响汽车?2019数博会长城汽车“黑科技”给出答案

   时间:2019-10-19 20:07:54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如今的汽车已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汽车的“科技含量”正变得越来越高。语音交互、智能网联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等功能,逐渐成为了汽车产品的新的核心竞争点。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汽车行业。

长城汽车亮相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在今年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有着中国汽车领军者美誉的长城汽车,携多项前沿信息技术亮相,重点展示了5G远程无人驾驶、L4级别城市自动驾驶、全自动代客泊车等自动驾驶技术,及其在智能互联、数字交互领域的最新成果,向公众揭示了信息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前瞻技术深度体验 让黑科技“照进”现实

当下,5G已成为很多行业的变革转点,而“5G+无人驾驶”则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由于5G具有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点,该技术不仅可以与智能驾驶技术充分融合,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还可以通过远程遥控,使远程无人驾驶成为可能。

在本届数博会上,长城汽车便展示了其在5G远程无人驾驶上的最新成果。活动现场,通过驾驶模拟舱,体验者可以实时操控远在徐水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的“无人车”,精准完成启动、减速、转向和换挡等操作。因为5G网络的时延仅为毫秒级别,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无人车只移动了非常短的距离,这与实际人为驾驶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长城汽车5G远程无人驾驶

那么,5G远程无人驾驶可以应用于什么场景呢? 比如无人区、矿区、码头等特殊场景下应用该技术,可以大幅提升作业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并提高安全性。可以说,长城汽车越来越成熟的5G远程无人驾驶技术,在未来将会为各行各业提供很大的便利性,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除5G远程无人驾驶技术外,长城汽车还向公众开放了L4级别城市自动驾驶试乘体验,全面展示出了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出行图景。通过模拟城市中遮挡直角弯路、连续S形弯路、狭窄龙门架、红绿灯路口和前方拥堵情况下的路径规划等常用场景,该项目能够让体验者充分感知到长城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性。

长城汽车L4级别城市自动驾驶

此外,长城汽车还向公众展示了“全自动代客泊车”,作为融合了感知技术、室内定位技术、具备足够算力的控制器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的智能驾驶应用,“全自动代客泊车”不仅能够广泛应用于共享汽车等,更可提升用户在商场、小区等场景的停车体验。

聚焦信息技术发展 赋能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

实际上,由于高举“科技长城”旗帜,近年来长城汽车在数字经济的关键领域,即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上不断发力,打造出了卓有成效的信息化布局,在信息技术发展上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首先在信息产业化方面,长城汽车始终坚持“过度投入”,注重有效研发,为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且可持续的基础。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先后在德国、日本、美国、印度、奥地利、韩国设立了海外研发中心,构建起以保定总部为核心,涵盖欧洲、亚洲、北美的“七国十地”研发布局,因地制宜地研发信息化各领域的前瞻技术。

长城汽车全球化研发布局

事实上,长城汽车此次在数博会上展出的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并非首次亮相。自2009年启动相关研发工作后,长城汽车于2015年便对外展示了L3级自动驾驶技术。经过两年技术沉淀后,长城汽车又于2017年,正式发布了中国、美国、印度三地协同开发的“i-Pilot智慧领航”自动驾驶系统。2018年,长城汽车与中国移动、华为联合开发的基于5G的自动远程驾驶技术也在长城汽车徐水试验场通过测试。

在产业信息化方面,长城汽车也在不遗余力地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准,并在全球范围内,搭建了9座整车智慧工厂+5座KD工厂的全球化智能生产体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以数字化+自动化为基础,把方法、知识和经验变成软件和模型,并由软件控制数据的自动流动,进而解决复杂产品生产不确定性的“智造”理念,不仅代表着中国制造的顶尖高度,更成为值得我国乃至世界制造业学习借鉴的范本。

长城汽车全球化智能生产体系

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内景

秉持着打造“科技长城”的企业发展理念,多年来,长城汽车不仅始终聚焦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在技术范畴更加广阔的汽车“新四化”持续深耕,取得了一系列研发和应用成果,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开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战略选择。可以说,长城汽车此番参展2019数博会,其背后折射的是推动工业生产方式转换和生产效率提高,助力中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愿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