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厚植创新的沃土 致远互联用“协同”续写新商业

   时间:2019-11-19 14:36:30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创新,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生存的命根子。它诠释了企业向前发展的最核心源动力,映射了企业自我颠覆的唯一主战场。而对于刚刚登陆科创板的致远互联(股票代码:688369)来说,这无疑是他们成立17年以来再出发的新战略基点。

上市相关工作/上市敲锣照片/上市敲锣照片-魏导精选/_23A1828.jpg

永同昌,饱尝协同之美

提及致远互联的创新活力,不如先来看一则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再造的实例。

成立于1988年的永同昌集团是横跨房地产、建筑、矿业、酒店经营、汽车、金融等多个行业的特大型民营企业。在三十余年的不断创新与变革发展中,公司已经从房地产业务跨越到以“投资+孵化”为主线的产业布局,并有望向百亿营收规模发起冲击。

然而,正当此时企业流程与管理问题频发。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顶层设计而导致诸多弊端凸显,流程管理割裂、沟通协同分散、数据睡眠和系统沉寂等现象十分明显。这不但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的绊脚石,也为集团战略落地平添重重障碍。数字化转型刻不容缓。

“十年的信息化发展,是成果,也是痛点。目前,公司存在五套流程引擎,每年线上产生七万条流程,涵盖百余类业务场景,并打造了1300个审批模板。其中,流程肆意调整成为员工的新常态,而异构系统较多也无法满足集团管控的需求。同时,企业内部即时沟通工具不统一,除信息碎片无法查证与留存外,导致大量的时效浪费。此外,数据孤岛丛生弱化了信息系统支撑决策的价值,而由于缺乏统一身份认证而带来的安全与管理难题让IT人员苦不堪言。”永同昌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马彦茹说。

2019用户大会/精选照片/精选照片(11.8下午)/永同昌马彦茹/51185055.jpg

永同昌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 马彦茹

如何通过系统驾驭如此庞大的组织,如何实现以流程为核心的智能化协同,如何击穿各组织间的壁垒,这成为永同昌集团亟需跨越的门槛。为此,他们以整合、共享、可视化、面向用户和融合业务为目标,重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平台,并以致远协同平台为基础,构建BPM流程管理中台,实现端到端的全流程管理,从而驱动管理创新,让管理与IT深度融合。同时,中台能力系统也深化了企业提速、增效、减负的需求,打造了一个无边界的柔性组织,让协同为组织赋能。

永同昌集团数字化转型需求

不可否认,企业若要降本增效、提升组织灵活性,就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有计划地、主动地寻求各种创新以获得持续发展。而由协同衍生的BPM流程中台让永同昌饱览了业务决策一体化的协同之美,由此开启了企业以人为本的智慧之路,发展势头必将不可估量。这其中,致远互联作为企业协同的赋能者、创新者,为永同昌的BPM应用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其中,作为新战略基点的协同运营中台为企业打造以人为本的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厚植了创新的“沃土”。

陈春花,共生共赢的必然选择

协同不再是以往的“协同”。

正是如此。正如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教授潜心钻研的那样,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认知框架已经更新。他们要从“竞争逻辑”向“共生逻辑”转变,以此扩大自身的成长空间。而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企业管理的本质已从分工走向协同,协同是共生共赢的必然选择,因此,协同的边界、方式、逻辑、技术手段等都将发生巨大的变革。

她认为,成长性良好的企业最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来源于协同。协同让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让组织绩效的关系由内部转向外部,让技术创新速度加快,让组织不再具有“稳定”结构。可以说协同是数字化时代提升组织效率的关键。

2019用户大会/精选照片/精选照片(11.8上午)/陈春花演讲/51093426.jpg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 陈春花教授

在这样的背景下,致远互联赋予了协同更深层次的含义。“我们希望用协同管理产品、平台、解决方案及云服务构建组织的协同运营中台,成就高绩效组织,持续助力企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升级。”致远互联董事长兼总裁徐石说。

2019用户大会/精选照片/精选照片(11.8上午)/徐石演讲/51101939.jpg

致远互联董事长兼总裁 徐石

那么,组织该如何获得协同呢?陈春花总结了六点协同管理的构成要素。

陈春花协同管理六要素

首先是重构企业边界。当下,顾客在哪里,边界就在哪里。各个行业都会发生边界融合、边界模糊、跨界重合的现象。先行者必先获得优势。

其次是基于契约的信任。技术穿透保障契约机制,使各组织在感情和精神上紧密相连。只要设计柔性系统的契约体系,才能确保实现各组织的价值创造。

第三是组织内协同。企业需要组织重构,明确责任与角色认知,满足个体适应性行为,从而创造新价值体系。

第四是组织外协同,企业需要不断地去寻求外部的协作和共生的模式,将价值向外扩展,并与产业链形成强链接。

第五是形成协同价值取向。组织管理的一条核心脉络就是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好的企业要帮助每个人创造价值,并拥有一套有效的方法评价价值,一套合理的机制分配价值。

最后是有效的协同管理行为。其中除了灰度管理、授权信任、激励激活外,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建立协同的技术平台,让所有的信息对称、产生共同的工作方式。如果没有技术平台,协同也无法形成。

不难看出,这与徐石在2019中国协同管理高峰论坛上的高度总结不谋而合:工作因协同更美好,组织因协同更高效,商业因协同更文明,世界因协同更精彩。

协同运营中台,重构产业价值链

协同被重新定义,形态将由此转变。

在以“协同·数智运营新动能”为主题的2019致远互联用户大会上,协同运营中台成为了整场技术大咖、行业领袖和客户代表探讨与分享的核心。但当全世界都开始中台化时,你知道致远互联倡导的中台到底是怎样的吗?

据了解,致远互联基于多年来的协同管理经验和客户实践的积累推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协同运营中台,其最大的价值是全程、全域、全端的连接,融合和智能化。它不但可以帮助企业轻松连接前台和后台,为业务赋能,同时还驱动企业运营平台一体化。而成为未来IT治理的新架构是致远协同运营中台的愿景。

致远互联协同运营中台

在致远互联看来,中台是一个容器,将所有的流程数据、人员数据、财务数报、行为数据等都汇集于此;中台还是一个工具,根据前端的需求随时定制和配置,以支撑前端需求;中台又是一个应用,它被集成到各个业务场景中,连接其他系统。

致远互联副总裁、协同工作事业部总经理谭敏锋认为,协同运营中台打破了原有软件行业的产业链,创造了全新的企业IT治理架构。它将企业的前台和后台进行深度连接,既包含权限连接、组织连接、业务连接,也包含客户连接、员工连接,这中间流动着人和业务的海量的信息、流程和规则。因此,作为企业连接前后台至关重要的纽带,中台需要具备六大能力,即组织能力、业务定制能力、流程BPM能力、连接集成能力、数据决策能力和移动协作能力。

具体来说,多年的信息化积累让企业从过去单一的办公操作延续到一体化平台,它包含业务、数据、研发、生产、决策、营销、客户、员工、上下游供应链等。致远互联的移动工作平台主张以人为中心,通过一个APP呈现企业信息门户、员工、营销、党建、人力资源、数据报表、第三方数据、消息待办等,实现决策化和场景化应用。除此之外,该平台可以连接各种硬件设备。“作为一种新的方式,企业通过移动办公平台可以快速获得场景化沟通快审新模式,团队项目轻协作,以及与企业微信、钉钉等第三方IM工具实现内外轻协作。”谭敏锋说。

2019用户大会/精选照片/精选照片(11.8下午)/谭敏锋演讲/51161620.jpg

致远互联副总裁、协同工作事业部总经理 谭敏锋

在智能化协同方面,致远互联与百度大脑进行了全方位的融合,并从语音、智能文本与影像、流程机器人、知识图谱、智能内容检索和智能设备对接六个层面输出AI的价值。其中,众所周知的“小致”与中台深度对接,能够实现日常交互,融合业务场景,用自然语言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同时,由于协同系统中包含大量结构化数据和非机构化数据,所以,致远互联利用NRP技术与流程相结合,提高协作效率,减少人为控制的风险。谭敏锋认为,在合同、法务、人事管理等方面,智能语言处理将实现较大的应用价值。

在组织能力方面,由于协同是全域应用的平台,所以在设计中台时,底层组织模型可弹性伸缩,并支撑组织主数据、业务矩阵、大数据组织间的协同。

“组织主数据呈现四种模式,组织场景模式、业务管理式、项目管理式和动态式。系统支持多种业务组织方式,在一个流程中按照不同的管理结构进行流程的流转。同时,致远互联自主创新开发的开放协同互联平台技术(OCIP)支持大型组织、多组织模型中跨系统的数据信息链接、访问和交换。”谭敏锋说。

重中之重,就不得不说说BPM,这是致远协同运营中台最大的亮点。用谭敏锋的话说,“使用协同的企业都离不开致远互联的BPM能力”。随着致远互联的工作流引擎不断升级,BPM应用包含了覆盖组织的所有流程,支持经营流程、采购、销售等,使得组织流程更加清晰,管理更加有效。

不可否认,当下市场上成熟的BPM产品众多,那么以协同为基础的致远BPM平台有什么优势呢?谭敏锋总结为五化合一,即它与组织一体化,与ERP集成一体化,与表单业务一体化,与门户一体化,与移动一体化。因此,BPM采用了一个前中后的分层模式,前台是用户层,包括流程门户,审批、移动等;中台是流程定义,运维监控等;后台与ERP、CRM或是其他业务系统对接,数据可以通过流程贯穿到不同的业务中,最终实现BPM全生命周期管理。

“中台的构建少不了底层技术作支撑,所以致远互联将‘ABCD’作为技术的基石,即AI、大数据、云和微服务容器化。我们坚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和产品,企业可以重构商业模式,重构用户体验,重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产业链重构。”谭敏锋说。

协同,锻造创新的钥匙

正如陈春花在会议中所言,今天,如果让技术和商业组合在一起,推动社会的持续繁荣,那么一定需要通过一件事物将方方面面连接在一起,而它就是基于契约精神的协同。只有用协同打破企业内部门限制,并向外部提供便捷,共生合作才可以保证每个人、每家企业都能成为商业的主体,从而获取创造价值的钥匙。

也许,这就是致远互联打造创新型组织与产品的基础,也由此获得了类似于永同昌这类以创新谋求新发展的企业的青睐。也许,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创新型故事。创新的时代造就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产品植入了创新型组织,创新型组织获取了创新型应用,以此实现了整个价值链的创新发展。

协同,企业创新战略的新基点。(首席信息官 徐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