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商业变革都必然伴随着重大的技术创新,传统快消行业转型也不例外。人工智能就新一轮快消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从逐渐加深的落地实践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与快消行业的商业结合正不断发展与突破。数据资源、运算能力、核心算法的共同发展,在掀起人工智能爆发的同时,也引导着快消行业商业智能化的华丽转身。
综合来看,快消行业商业智能呈现以下趋势:
1.商业智能的落地将再次改变消费方式
技术与传统业务场景的进一步深化结合,将持续催生新型商业模式的产生与落地。就快消零售来说,中国实体零售商在过去一年引进了大量智能零售技术,例如无人商超、无人货架的多样化尝试。这些实验的价值将在2019年得到进一步的测试和验证,以期实现真正的落地。
目前来看,导购机器人、人脸识别支付和智能售货终端等解决方案和扫描小程序等技术已逐渐深入消费市场,并逐步为消费者所接受。
在市场充分教育之后,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势必将像微信、支付宝对支付方式的变革一样,再一次改变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方式。
商家希望通过更多创新的零售技术帮助流量在线上和线下进行流通,激活消费者尝试购买和再次购买,并提升消费者的客单价,为下一次的营销触达提供数据的积累。这也是智能技术对企业运营方式的变革。
2.智能落地经营趋于以“消费者”为导向
现阶段,市场经营的主要商业模式定位基本是:我是谁?有何不同?何以见得?这种围绕产品本身出发的模式,产品定位与支撑点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精细化,以产品为导向的市场策略已无法满足消费者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未来纯靠卖商品已几乎没有生存空间,“经营产品为主”向以“经营消费者为主”转变。市场经营关系到智能落地的方向,以“消费者”为导向也成为未来智能落地经营的必然趋势。
信息爆炸引发的不对称,驱动企业一定要在商品到用户的使用过程中或某一个环节上创造价值,从经营产品向经营一个群体转变、从提供选择到创造满足转变。谁能最高效、最贴合地满足消费者需要,谁就能获得市场。经营消费者关注的是连接客户数、转化率、复购率、客单价、客流、购买频次等等,对此,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商业落地具有先天优势。要洞察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需求痛点,就必须借助数据赋能,通过大数据能力驱动交互式的产品/服务/营销创新,从而“创造需求+高满意度/高忠诚度的用户体验”。
同时,商业智能落地对市场经营产生的影响意味着产业链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重组,链条中无价值环节将被加剧淘汰或整合,产业边界被打破并围绕用户为中心重新定义和整合,抓住“需求链”即掌握话语权。
3.智能化快消应用场景从单一向多元发展
未来的快消品渠道,必将打破目前的现代渠道、传统渠道、特殊渠道等相对单一的渠道模式,品牌商们只有深刻的了解渠道终端的变化需求,打破目前的渠道分割、各自为战的状态,打破营销盲打、资源错配的渠道营销模式,根据自身产品实情,重视终端需求,优化终端布局,重构终端管理模型,才能更好的实现精细化的业务管控,真正切实的做到掌控终端,更好的服务消费者。
而目前快消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还多处于某些特定业务场景应用阶段,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文字别等都主要用于完成具体任务,覆盖范围有限,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随着智能技术发展,智能化程度提升,以及产业链条的成熟,人工智能的应用终将进入复杂场景,从单一的业务平面转向多元化业务空间,处理复杂的、多维度问题,推动快消产业全链条的智能化发展。
4. 智能技术实现终端由“单一化”向“IP化”转变
随着消费升级,客户对消费体验的要求趋高,特别是新兴一代的90后、00后消费者趋于成熟,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力,所带来的新生态、新消费特征引领市场正在进入个性化升级的新消费时代,这驱动快消终端做出改变。
未来终端要吸引消费者,需要形成个性化的创新,拥有自己的专属标签,打造属于自身的IP。门店的标签化可以是多方面的,店铺空间、产品包装、服务体验等等,都能让门店形成与其他门店的不同之处。现在盛行的网红店其实主要就是应用了这种经营理念。而未来,标签化也将给终端变革,乃至为实体经济赋予更多可能性。
标签化终端的建立,需要借助技术应用。快消智能红利时代的各类智能技术发展,为终端的变革创造了足够的条件。经过市场的长期培育,不论是消费者还是门店终端,都对智能应用的高效有了足够的信任度与接受度。因此,快消厂商对AI智能业务在终端的实验、落地,能够相应地减少阻力。未来的终端,不只是与厂商关系的转变,更会是在技术应用、服务体验、业务效率上的全方位提升转变。
AI将全面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商业模式。快消企业要以人工智能为契机,借智能之力,以智能加载,成智能之势,成就智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