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在2019年初公布了其三大事业群布局,或许消费者未曾留意,它早已不在是‘’仅仅做手机交钥匙方案‘’的厂商,其创新的AI技术已经应用在智能手机、智能车用、智能工厂、以及智能电视芯片中,提及智能电视芯片,联发科称其为佼佼者当之无愧,毕竟其电视芯片出货量在全球占领半壁江山,索尼、松下、海信、创维、TCL 都是其多年的合作伙伴。
以专注智能电视的联发科解决方案来说,目前热门的MT5598就已经支持4K超高清(UHD)和高动态范围成像(HDR),并内置联发科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语音控制与观众、环境和内容感知等新功能带到智能电视等上。例如采用MT5598的智能电视甚至可以判断观看者的身份及其观看的内容,在影像质量上实时调整,进而提升消费者的观赏经验。
使用联发科解决方案的智能电视。(图/网络)
如果说MT5598已经符合当下需求的话,联发科年初发布的MT8175 AI视觉平台则进一步发挥出智能电视的优势,通过AI成像画质技术(AI PQ)带来了类似人脸识别、场景检测等AI增强功能,可以实现画质自动调整、人脸特征捕捉、用户声纹识别、跨平台连接、多设备互动等特性,俨然将智能手机的先进玩法带到了智能电视中,打造成为新一代的家庭控制中枢。
试想一下,这几年的智能电视将会“更懂你”,例如你只需要对它说:“切换到篮球比赛”,电视将会自动为你呈现体育频道;当电视播放美食栏目的时候,系统会跳出相关的食品介绍甚至是购买链接;当你下班回家的时候,电视会联动智能手机,监测到你即将到家,自动打开娱乐节目,一切都会更加自然和智能。可以预见的是,往后的智能电视之争。硬件级画质将成为最基础的部分,核心竞争将围绕着体验和交互为主。
从语音、手势到生物特征识别,智能电视的多元化交互
在目前的智能电视中,语音识别技术仍是主流,包括三星、索尼、海尔、TCL等在内的诸多厂商中,早已经实现了通过语音助手实现电视的唤醒和交互体验,甚至部分产品还以声纹识别和模糊语义识别为主打特色,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电视行业已经悄然普及,但这还远远不够。
拥有人脸识别的三星智能电视(图/网络)
得益于AI技术的发展,目前人脸识别也加入到了智能电视中。例如联发科即将发布的S系列旗舰电视芯片就已经支持人脸监测,通过人脸来实现打开电视、切换不同内容、智能场景切换等特性,而人脸也有望配合语音交互成为智能家居的核心方式。
除了人脸识别外,肢体交互也被业内认为是下一个智能家居的新交互。目前在智能手机领域,以联发科去年发布的Helio P90芯片为例,其就已经支持3D人体姿态识别与追踪,可以通过AI算力识别过人物的性别、年龄、肤色、穿着等,继而进一步实现在直播、购物、交友、教育等领域的扩展。未来的智能电视势必会同样如此,例如配合人体姿态识别实现手势指挥操控、真机游戏互动、实景电视购物等,打通语音、人脸、姿态这些生物特征,实现最终的人机交融交互。
智能互联需要跨平台级的解决方案
从目前阶段来看,智能电视要成为智能家居的核心终端,还是存在一定困难。首先当下的智能化速度仍不够,用户使用习惯仍没有建立,所以无论是智能电视、智能空调还是智能洗衣机,用户在进行操控时,往往还是先去找对应的遥控器。
三星的XA8000智能电视(图/网络)
其次在目前智能协议相互独立的情况,软、硬件的接口和标准不统一,电视硬件不得不预留出大量的接口和API来实现多元兼容,并且还会受到解决方案不同的限制而影响后续交互,因此急需跨平台级的解决方案,实现开源共享,这一点目前各大巨头已经在付诸实践了,例如小米的AIoT模组、联发科的NeuroPilot人工智能平台、华为的HiLink联盟等等,将会使智能设备的连接由“控制”向“沟通”演进,最终完成家居互联。
随着产业上下游对智能手机的投入,无疑会进一步拓宽智能电视在智能家居中的核心地位。最关键的是,这场无形的中枢神经之争,已经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