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很多行业的“元年”,譬如5G商用、物联网、人脸支付等,而对于ETC行业而言,2019也是ETC发行的元年,同时也是ETC为代表的汽车行业无感支付技术大规模普及与商业化的起点。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底国内ETC用户仅为7656万,而到了2019年底,这一数字则激增到了2.04亿。在全国各地纷纷掀起“ETC大战”的背后,一方面是智慧交通建设对出行服务规范发展提出新的需求;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以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手机移动支付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量,正在催生汽车行业趋向以无感体验为核心的“不停车快捷收费”支付方式演进。
1月7日,高灯科技ETC助手发布了《ETC车主年度出行图鉴》,从ETC助手的视角回顾了2019年ETC服务车主的亮点成果,并涵盖停车、加油、洗车、保险等车后服务场景相关数据。其中,报告着重指出,除了高速通行缴费以外,ETC还落地到无感停车、无感加油等出行支付场景,以ETC为代表的汽车无感支付商业生态版图初具雏形。
体验经济时代,以技术链接商业服务生态
根据ETC助手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在综合出行场景下,ETC助手累计服务超过3500万人,全年累计交易金额超过150亿元。其中,有超过36万车主在万达广场实现了ETC无感停车,累计交易金额超过600万元,洗车、加油、保险等其他车主出行服务使用频次表现亮眼。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在高速无感通行之外,以ETC为链接的汽车无感支付技术已经逐步拓展至无感停车、无感加油、无感洗车等多种场景下的支付应用。
事实上,无感支付之所以能够在出行领域快速实现商业化场景拓展,其核心在于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体验经济时代悄然到来。
1970年,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出版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就指出,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制造经济、服务经济等浪潮后,体验经济将是最新的发展浪潮。
从人类支付体验不断演进的历史上来看,无感支付将成为支付进化的终点。以现代的手机支付为例,从密码支付到指纹支付再到人脸识别支付的演化过程,同样是体验经济导向下技术与服务生态的正向演进。
经济学家杜森贝认为,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挑整,难于向下调整”,这是消费行为的本身存在棘轮效应。实际上,体验经济时代,增强消费体验的支付行为也同样遵循棘轮效应:支付行为本身总体向便捷化、无感化的趋势发展。
而在出行场景下,以规模化普及的ETC成为无感支付的的底层技术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得以实现对出行场景下的各个节点进行“技术链接”,以技术为底层架构,形成出行场景下的商业生态闭环。
以现实中的出行体验为例,在以ETC为基础的无感支付商业生态下,从停车场泊车,到洗车,再到道路通行、加油站、便利店服务等环节,全程支付无感,实现用户体验与商业生态的高度融合。
体验经济内核下,商业效率的“技术”式升级
出行领域的支付“无感”化趋势,实际上是一次以消费者体验和出行效率双重驱动下的“技术式”革新,而无感支付以及其商业化在出行领域的落地,本质上则是体验经济内核下,无感支付技术对现有出行体系的效率升级。
这样的升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ETC技术的范围应用带来时间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则是出行无感支付商业生态下,流量商业转化的效率升级。
在出行时间成本上,从无感停车、到无感加油、无感通行,以ETC技术为基础的出行无感支付使得出行效率得以提升,有效避免了由排队支付等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出行时间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在与出行商业生态深入融合下,ETC支付使得出行场景商业的效率更高,能够更快的促进“出行流量”转化。
在出行场景中,以“无感支付”为连接点的商业生态的构建依托既有的“出行流量”基础,与线下碎片化消费融合程度更高,离消费者也更近,以达到流量快速转化的效果。
因此,从效率升级的角度来看,ETC支付无感技术应用的本质是体验经济内核下,对出行效率优化的结果。同时,以无感支付为连接点,不断拓展商业化场景,在闭环的商业生态下,通过促进“出行流量”快速转化实现商业效率的“技术式升级”。
如果说构建以无感支付技术为中心的出行商业生态,是以用户体验为出发点的技术场景化应用,那么综合出行商业效率的提升则是技术链接商业化场景的结果。
总体来看,出行领域中的技术链接商业化场景是实现智慧交通的前奏曲,得益于ETC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化场景的无感支付落地,未来在商业上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而在数据为新生产资料的当下,ETC助手作为车主服务平台,或将为以ETC为技术落地的无感支付赋予新的价值内涵。
智慧交通时代,无感支付技术的长期主义价值
智慧交通时代,ETC作为出行无感支付的技术基础,其长期主义价值隐现。ETC助手作为链接技术与服务的平台,随着智慧交通的不断升级,也将成为出行领域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探索更多商业上的可能性。
在智慧交通时代,数据是驱动出行商业形态变革的第一驱动力。人们总是高估技术的短期价值而低估技术的长期价值,ETC作为出行无感支付的长期价值在于:一、多场景化的支付应用拓展;二、数据生产力时代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在场景应用拓展上,ETC可以成为一个出行支付平台,以微信支付作为底层支撑承载出行领域内的无感支付解决方案。因此,作为微信支付在出行领域的某种“分身”,ETC助手实际上承载平台化的出行支付解决方案。
这样的方案有两层意义,首先,贯通的商业闭环下的商业化支付,成为人与商业的连接者,一方面为商业本身提供数据增长时代的原始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连接数据与服务,为用户端带来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
例如,在数据端,连接停车、加油、保险等车后服务市场的相关商业服务供给方,无缝链接人与服务,另一方面,满足用户颗粒度需求,细化ETC支付外的基础服务,如快速出具电子发票、车主通行订单管理、违章缴费记录查询、高速出行意外险服务等。据ETC车主年度出行图鉴数据显示,2019年,ETC助手为超过850万车主提供了电子发票开具服务,已经成为ETC发票重要的线上申领渠道之一。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如此说道:“大数据告诉我们‘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必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只要让数据自己发声。”
从数据的角度来看,数据生产力时代,ETC助手以ETC发行为基础,从渠道产品转化为重要的数据生产资料平台,以技术链接商业服务生态,成为智慧交通时代构建出行数据生态的基础设施。
所以,无感支付的长期价值在于数据生产力驱动下,以无感体验为触点的ETC支付将成为智慧交通时代重要的技术和商业架构基础,未来随着智慧交通的深入落地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出行领域的无感支付长期价值也将得到逐步释放。
结语:
2019年ETC发行元年之后,2020年将成为ETC体验元年,以ETC为代表的出行无感支付商业化落地将进一步应用和拓展。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出行商业生态中,像ETC助手这样的车主生活全服务平台或将成为汽车行业出行支付的基础设施。而数据生产力时代,在智慧交通蓬勃发展的当下,ETC作为技术链接商业生态的底层架构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
作者:周兴斌,系资深媒体人、知名科技自媒体。2017年度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电商新零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数码家电等相关互联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