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对话平安集团陈心颖:科技塑造“韧性”城市

   时间:2020-04-22 17:16:15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今天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地球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一天里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地球低碳行动,为我们的未来下注更美好的想象空间。

好消息是,近期在鄱阳湖,镜头接连拍到在湖水里嬉戏的濒危哺乳动物江豚。地球环境,在全人类的努力下似乎正在逐渐得到重视。

近日在由奇点大学、XPrize,Abundant 360等联合举办的ExO World线上论坛上,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就地球环境也提出了她的思考。

在《“韧性城市”——疫情之后的生活》 (Resilient cities—— Life in a post pandemic world)主题论坛中,她同印度尼西亚科技国务部部长Bambang Brodjonegoro和麻省理工大学工程学教授Prof. Ed Crawley进行了对话,就疫情下的城市生活、数字化城市、科技为城市生活带来的转变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图片1.png

以下为对话亮点:

● 疫情之下,国际合作共建“韧性”城市

主持人Q1: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纽约时报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创造了“后病毒时代”来描述疫情的影响程度。所以首先请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关键词与观众分享一下在这场全球危机中你的感受和所见。

Jessica: 我这两个月感觉身处疫情中心。如果用词汇形容我的感受的话,我觉得是不确定性但我也看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适应力和韧性

图片2.png

最开始疫情是在中国春节的时候爆发的,全国都封闭起来,可以说是最特别的一个春节了。

之后我们想尽办法,要保证平安140万员工的工作安全,保证大家能在家办公,140万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因为湖北武汉的疫情爆发,全中国各地医护人员都赴鄂支援,全中国人民都动员起来支持湖北。我作为一个在中国工作的新加坡人,感到十分鼓舞和震撼。现在我们除了国内的互相援助,也为英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了海外援助,我觉得这为世界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 城市数字化转型,塑造便捷城市新生活

主持人Q2: 今天的主题是和城市相关的。世界上超过1/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预计将有7/1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如果我们不把城市治理好,仅仅气候方面的解决方案能拯救人类的未来还无法确定。研究表明,我们的社会联系越多,城市的生活满意度就越高。然而,这种病毒迫使大多数城市都进行了“社会隔离”。你认为这有什么影响,科技能如何帮助加强社会联系和共同塑造城市的幸福生活呢?

Jessica: 我认为科技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这是塑造城市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数字化城市我有三个要点想要分享。

第一是要实现日常的服务。尤其是在我们这种隔离状态下,日常的服务,比如买菜和日用品等,尤其重要。在这方面对于老人更有意义。在中国有大约超过2亿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疫情使他们更加不方便,所以日常服务十分重要。

第二是医疗服务。这几个月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观念有了很大改观。以前人们习惯去医院里看病,但疫情以来,人们害怕感染病毒,所以不再去医院了,开始线上问诊。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好医生,每天约有80万人在好医生线上问诊,疫情期间这一数字大幅增加。

第三是在教育领域。学校因疫情都关闭了。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通过视频和中国老师学习编程,另一个在进行线上艺术课程学习。疫情使家长和老师都不得不创新,使用科技的方法来继续进行教育。

● 疫情推动线上医疗普及发展

主持人Q3:新冠病毒已经给城市生活造成了许多干扰,例如大多数学校现在都在网上授课。如果没有疫情,这种大型的转变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才能实现。似乎不断适应这些变化将成为未来几年的新常态。你认为世界目前还有哪些领域在迅速转变呢?

Jessica:我同意刚才印尼部长的观点,我也认为医药行业在迅速转型,将要进入数字化时代。要实现这个愿景,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是要投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我认为这点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做了,不久的将来设备和硬件设施就会普及。

第二点是消费者需要转变观念。近20年来,零售业已经大幅线上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了线上购物的模式。对于线上医疗,消费者的观念也在不断转变,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平安好医生线上问诊数量在疫情期间大幅提升。消费者的观念转变将不会是大的问题,这一点已经逐步实现了。

第三点是最具有挑战性。设备可以获得,硬件也可以解决,人们的观点也在不断转化。但是如何把成千上万所医院、医生、护士联合在线上,把医疗、医药、医保等等方面都进行数字化线上化,这个是很难实现的。我们公司目前正在努力实现这些转变,从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各个方面联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