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5000元家用投影仪推荐?当贝投影F3值得入手吗?

   时间:2020-06-04 17:10:45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投影仪价格昂贵常见与办公场所、教学课堂之上,不止画质感人体积也十分的庞大。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今的投影仪凭借着小巧的机身超清的画质,以及能在2米的距离投射百吋屏幕等特性,被不少家庭所接纳,国内的投影仪市场也日益火爆。

d96b18c67e3949b1a44620eab7335265.jpeg

虽然投影仪市场日益火爆,但大部分消费者平时的生活中,其实很少会接触到投影仪。市场火爆,投影品牌层出不穷,在选购投影时往往会犯了难。目前市面上兼具好口碑和火爆销量的投影仪品牌中,以当贝、极米、坚果这三家最为出色,今天我们就给这三个品牌旗下的高端旗舰投影做个对比,看看究竟在五千元档这个价位,谁更值得买。

一、 外观对比

8c0b4f30eaf343a9bc9e61f37358bd2d.jpeg

二、参数对比

700857cbfb28411db819c7e88fb1b8f0.jpeg

注:以上参数来源各官方旗舰店详情页

在选购智能产品时,产品的相关参数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尤其是处理器,性能强大的处理器能够提供更流畅的使用体验,和更加丰富的功能。花一样的钱,买到性能更高的投影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硬件对比

a114e764cae44e8fa7625c5c4e62f07b.jpeg

处理器作为所有智能产品的核心,是需要额外重视的地方,投影仪也不例外。三款投影都采用了国际大厂Mstar(晨星)的处理器。其中当贝投影F3,采用了最新的Mstar938处理器。相较前几代的处理器,性能提升了不止一倍。配合4+64GB的存储空间系统流畅度获得极大提升,不仅可以装更多的应用,长期使用也不会卡顿。

四、 画质对比

b06101a4f6164fbb889ccb64423f75c2.jpeg

这三款投影,都搭载了HDR10动态解码技术和MEMC运动补偿技术。

5117b951ac994b89a909e1e1342f7500.jpeg

当贝投影F3采用的HDR10+HLG高动态解码技术,相较一般的HDR10技术对于人物细节的刻画更加出色,画面的还原度也更加出众。臻彩引擎pro有效缓解画面抖动,噪点多帧率低等问题,还具备了瑕疵色块移除和色彩过渡提升技术。

eb514429cd4543a7a4cfc4c49c56eed1.jpeg

新一代MEMC无痕插帧运动补偿技术,相较一般的运动补偿技术,采用了毫秒级的插帧技术,能有效消除画面拖影和抖动。画面的流畅度和清晰度显著提升,刷新率最高可达120Hz。

五、智能语音对比

62c03137876a4d5fa72c8c8dea8f9a57.jpeg

语音功能可以实现用语音操控投影,当贝投影F3的语音操纵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远场语音可以解放双手,在实际操作中当贝F3识别度非常的高,直接说出:"你好当贝..."就能自动识别指令,并进行相关的操作,非常方便。家中遥控器总是不翼而飞?开启当贝投影贴心的设置了Findme遥控器找回技术,一键找回遥控。

c02aae9abbc94fba84c21e446aa5367a.gif

坚果J9在稍远距离会放弃识别,极米H3则不支持该功能。

4655ba6328d14448b4a78815939efff8.jpeg

六、对焦技术对比

7d87ae25618a48fd8e4b50a66f620971.gif
cce8f83c9d0f46ce8865c8837d36bcee.gif

从上述的表格可以看出,当贝投影F3和极米H3都采用了TOF+CMOS技术,该技术一直运用在高端的智能产品上,生活中常见的VR和人脸识别技术都采用了相似的技术。相较于极米H3的单TOF+CMOS,当贝F3采用了双TOF+CMOS摄像模组,在自动对焦和自动梯形校正的速度上和精确率会更加出色,当不慎误触之后也能自动调整好投影角度,非常的贴心。

七、物联技术对比

当贝OS支持AIot,畅玩智能家居,像罗永浩的Yeelight、苏宁小biu、欧瑞博等设备都支持,品牌设备支持正持续升级中。其他两款投影上,则很少看到相关的AIOT技术。

总的来看,这三款同价位的投影中,当贝投影F3的配置更加优渥,运用的技术也更加的丰富。AI远场语音和自动对焦自动梯形校正也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bf75333731aa46e096417e5a73814cd7.jpeg

除此之外,当贝投影还设置了超多丰富的功能,例如远程看家功能,远程遥控、留言板功能,自定义桌面等功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