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和联发科,似乎总被人同时提起,因为它们实在太像了。
可以承认的是,低市场占有率的背后肯定是因为自身缺少在行业中横向对比的相对优势。Intel的处理器,凭借着自身极致的性能和兼容性,一直碾压的AMD的锐龙一代以及二代CPU。现在方面同样如此,Nvidia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凭借其优秀的图像处理能力,刷新频率,以及游戏优化,正在慢慢吞噬着市场份额。AMD的销量不容乐观,但是这些年,AMD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努力钻研着指数难题,等待着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厚积薄发,咸鱼翻身。
直到2019年。AMD Zen2架构横空出世,相较于前任在整数吞吐、浮点运算、内存延迟、三级缓存等多个方面大幅提升,尤其是7nm工艺和IPC的提升更是让Zen2摆脱了过去多核低频以及能耗高的劣势,可跨级与Intel的CPU战平;而显卡部分则因为RDNA架构的更新,以及核心、显存等方面的整体提升,可以在同定位下与Nvidia显卡一较高下。
而联发科的2019年,则因为天玑1000系列画上了圆满句号:2019Q4财报数据显示,联发科合并营业利益为14.89亿元(新台币62.26 亿),同比增长61.7%。天玑1000系列吹响了联发科进军5G中高端芯片市场的号角,优异的产品力是联发科得以在市场上开启反攻的底气。
联发科的2020年再次带来了多款亮眼的5G中高端产品。今日头条换机白皮书数据显示,60%左右的人群换机时更关注3000元以下的中端产品;而在5G手机即将腾飞的一年,2000元左右的5G手机何时能够常态化,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立足5G中高端市场,以天玑1000系列和天玑800系列SoC完成产品布局,以较大的用户体量为联发科的“高端复辟”打下了先决条件。
天玑800与天玑820是联发科近期推出的一对“双子星”,同样是7nm工艺打造,在架构上多有相似之处。事实上,作为同系列的产品,定位普遍相近,在芯片设计的思路上不会产生太大差异,天玑820以及天玑800之间的差别体现在细微之处。
结合上、下架构图以及参数对比图可以发现,天玑820以及天玑800的CPU都采用4xA76+4xA55的旗舰级架构设计。与目前其它中端芯片普遍采用的2大核+6小核(或2+2+4)设计不同,由于减少了能效核心增强了性能核心,天玑800系列芯片在多核性能上的综合表现会更强。此前搭载天玑820的Redmi 10X系列机型,在GeekBench中跑出了多核2600+的分数。
大核同样是A76架构,天玑820与天玑800之间在主频上存在显著差异,单核性能的高低将是区分天玑820以及天玑800最直观的手段。
GPU架构两款SoC保持一致,不过在核心规模上有明显区别,天玑820比之天玑800多出一颗物理核心。其实与CPU核心一样,GPU核心即便是架构相同,但性能可能也会因为“调教”存在显著差异。
在显卡领域,同样的公版架构在不同厂商的手中,可以在频率上玩出不同的花来。联发科天玑800系列GPU也是类似的道理,虽然行业内有不少SoC都采用了G57/G77的架构,但天玑820在复杂场景下IPC的领先优势,让它们在GPU渲染场景中有更好的表现。以天玑820 900MHz的GPU频率来看,游戏的帧数表现会比同架构SoC的单核心/GHz帧数高出1FPS左右。
在芯片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功耗、散热、面积等问题,GPU性能可能会遭到“阉割”,以此来保证芯片能够长时间稳定使用,内存通道、位宽也会成为制约GPU性能的瓶颈。天玑800以及天玑820都支持双通道内存,其中天玑820位宽为32bit。
除此之外,天玑820与天玑800的差别主要在单摄像头的最高支持像素、视频解码、AI运算能力、以及5G双卡双待能力上,以目前用户能够接触到的使用场景以及资源来看,这两者之间在这些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跑分是手机厂商发布会的必备环节,在手机功能逐步丰富难以撼动存量市场的情况下,跑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消费者决策天平上的一根稻草。联发科天玑系列处理器以更强的公版架构驾驭能力,在CPU以及GPU性能上更能助推手机产品跑出高分,“性能错位”打法可显奇效。
高通的中高端5G SoC目前位置仍然没有拿出足够重磅的产品来:旗舰SoC性能出众,却仍然是外挂5G基带,落后于市面上另外三大芯片厂商;而在中端SoC,高通重复走上Intel的老路,在性能上不断挤牙膏,让人产生一种“高通将退出中端市场”的错觉。
对联发科而言,这个时间点是一个需要把握住的机遇。5G市场方兴未艾正是大力开拓的好时机,在高通中端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手机厂商需要更多的更优秀的芯片来适量打造产品差异化,消费者也期盼体验到更好、更实惠的5G手机。在刚经历过疫情严重打击的国内5G手机市场,需要有联发科天玑为其注入一剂强心针。
2020年以来,联发科和AMD在市场数据方面都有着显著地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和选择联发科SoC和AMD的CPU。在社区中,AMD及联发科用户都有着乐观的用户体验反馈,技术的提高才是好口碑和评价的核心。
AMD和联发科的过去,靠的是坚持,AMD和联发科的未来,靠的是创新。当年选择相信的用户,现在终于能够扬眉吐气,因为他们加入到了一只庞大的,相信技术引领未来的消费者队伍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