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性能暴涨+全面国产化!中国联通发布新沃云助力政企上云

   时间:2020-07-14 14:52:14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国家21世纪初规划的“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电子政务建设任务基本结束,我国政务信息化发展开始进入“云计算服务优先”的全新阶段。从政务信息化向政务云的演进,不仅是政府管理理念变化的客观需要,也是进一步打造数字政府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新阶段数字政务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全国各级政企用户,7月3日中国联通以“云发布”方式举办“2020年中国联通沃云新品发布会”。会上,中国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可正式发布新沃云6版本。新上线的沃云6版本是联通沃云向政企客户提供的真正意义上具备安全可信、可管可控、量身定制优势的新一代云基础软件。

发布会上沈可还表示,基于新版本沃云,中国联通将更好发挥安全可信、云网一体、专属定制、多云协同等优势,帮助政企行业打造专属云环境,快速同步云服务,赋能政企进行业务创新,为全国政务、工业、医疗、教育等行业客户带来变革性的数字化体验。

拥抱开源快速迭代,打造国内领先云平台

作为中国联通倾力打造的云计算品牌,联通沃云自成立开始便以政企客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需求为导向迅速迭代——早在 2010 年,联通沃云就开始积极探索使用 OpenStack相关云计算开源技术,并于2013年基于OpenStack构建了2.0版本,并依托相关技术不断根据政企用户数字化转型需求调整功能、产品路线,增强服务能力,新增各类组件功能,凭借行业领先的云计算平台研发能力,成为 OpenStack 基金会黄金会员

经过多年积累,联通沃云打造了一支实力强大的研发团队,并不断参与并主导了多个开源社区项目,反哺社区,如Kubernetes、Ceph、KubeEdge等,其中KubeEdge社区代码贡献量全球第二,最新发布版贡献40%+代码。在openEuler最新成立的OpenStack SIG中,联通沃云成为首位Maintainer,主导OpenStack适配工作。

借由在开源与自研方面的大量投入,联通沃云快速完成了技术能力的释放,不仅具备了对标业内头部云商的技术能力,也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完成了商业上的补强与支撑,不断研发集成强大的能力服务行业客户。

不断加大自研投入,新沃云性能暴涨

经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坚,此次发布的新沃云6版本在架构、基础性能等方面均得到巨大提升。

架构方面,新沃云6版本在IaaS层实现了对虚拟机、裸金属、容器、GPU等多种计算资源于存储资源的纳管,并支持异构CPU虚拟化,实现虚拟机/容器混合负载。中间件方面,新沃云6版本持续集成更多的iPaaS中间件能力,并针对分布式跨平台异构服务做了针对性优化,并提供更稳定的业务调度能力。

基础性能方面,新沃云6版本的负载均衡L4CPS提升6倍、L7QPS提升15%、SSD云硬盘IOPS提升150%、EIP吞吐量提升4倍、对象存储小文件并发下载平均时延低于20m,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新沃云还升级拥有更强大的云上运维和云网融合能力。沃云新版本提供76项监控功能和实时告警数据,帮助用户安心上云。此外,新沃云还具备强大的智能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支持自动化调度编排。在运营商强大网络构建能力的帮助下,沃云+云联网重新定义“云网融合“,实现云网同开同停同监控。借助中国联通的属地优势,沃云6版本已在联通22省骨干云池商用部署。

全面国产化,助力政企数字化转型

厚重的技术积累、全行业场景化是联通沃云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秘笈,针对政企客户对安全可信、可管可控以及高度定制化等痛点需求,新沃云6版本做了专项强化。

安全可信方面,依靠不断增强的沃云自研能力,新沃云6版本为政企用户提供了标准化的功能和服务,并全面实现国产化,全面适配鲲鹏、飞腾等主流芯片,能帮助政企用户规避芯片限制风险,安全可信。

可管可控方面,新沃云沃云能提供76项监控功能和实时告警数据,并依靠强大的智能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支持自动化调度编排,高效实现云上运维。

高度定制化方面,新沃云6版本基于丰富的平台组件集成,能根据不同政企客户的现实需求模块化选取,量身定制上云方案,寻找最佳上云路径。

随着后疫情时代新基建浪潮日渐高涨,从国家层面到各地方各部门再到各行各业,都在化危为机推进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新沃云的发布也成为中国联通助力政企客户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借由新沃云的发布,中国联通将以新起点进一步深入地贯彻国家战略,聚焦数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用更贴近政企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立体化赋能政企数字化转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