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做QLED量子点电视,为何说TCL胜券在握

   时间:2020-08-18 14:13:06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电视画质的要求越来越高,QLED量子点电视已经成为电视行业和消费者的香饽饽。尤其是在大屏电视时代,量子点技术的应用被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因为它不仅使传统液晶电视在画质、色彩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的提升,并且支持大尺寸屏幕的量产。在彩电日趋高端化的趋势下,量子点技术正成为彩电领域技术风口,并有望引领中国高端电视产业的未来。

QLED量子点电视之所以能独步高端市场,最大的优势是在于量子点材料。它是一种溶液半导体纳米晶,其尺寸从2纳米到8纳米不等。量子点的光电特性很独特,它受到电或光的刺激,会根据量子点的直径大小,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非常纯正的高质量单色光。量子点应用到显示技术上,可以借助量子点发出能谱集中、非常纯正的高质量红/绿单色光,实现更佳的成像色彩。

64380cd7912397dd8ca064d34490eab1d1a28720

量子点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光度曲线的半高宽很窄,使得它很容易实现比较高的色域,而其他的材料半高宽很宽,色域表现很难达到量子点的程度。另外量子点效率很高,所以使得它在做电子发光器件的时候,比别的材料容易实现。因此,QLED量子点电视色域覆盖率能达到157% (BT709),相对普通液晶电视提升了58.3%,相对于OLED提升了37.9%,实现呈现10.7亿色彩表现。此外由于量子点是无机晶体,稳定性也非常高,这是其它材料难以企及的,无需担心使用寿命问题。

因此QLED量子点电视具备“色度纯、色域高、色彩久”三大优势,拥有“十年不灼屏、不褪色”之说。

不过,要说谁才是国内QLED量子点电视的头把交椅,TCL电视绝对是先行者和领导者的角色。据悉,截止到目前TCL在全球拥有1000名以上的画质专家团队,11个研究机构,参与50项以上画质标准(国内、行业、协会)的制定,量子点累计5年专项投入超过1亿,四大量子点显示技术标准的制定,700多个量子点专利的申请位居全球第二,拥有国际一流电致发光量子点实验室。

微信图片_20200814135424

与此同时,依托于TCL品牌积淀和技术创新,TCL正不遗余力的推动量子点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从第一代QLED电视,到曲面QLED电视、超薄QLED电视,再到8K QLED电视,TCL对于量子点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今年TCL乘胜追击,再次释放在量子点领域的“野心”:一个新的QLED概念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之中——量子点Pro,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TCL C8 至臻QLED TV这一款产品,凭借其“高、纯、久”三大特性将画质发挥到极致,在目前的高端电视市场中恐怕难逢敌手。

微信截图_20200814134653

相较于之前的量子点显示技术来说,量子点Pro在材质方面进行了重大升级。以往的量子点电视采用的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来提升画质,而量子点Pro电视则采用的一种纳米级的优质量子点发光材料,使得画质更上一层楼。

拿TCL C8 至臻QLED TV来说,在色彩方面拥有10.7亿级别的色彩显示能力,高达157%(BT.709)的色域覆盖率和58.3%的色纯度提升,可以让画面色彩更加丰富、纯净;另外在芯片和引擎方面也进行了升级,采用魅丽珑调色芯片AI调色,让色彩过渡更加自然平滑,使得整体的画质得到充分的提升;而搭载色域控制、高亮度精控、智能局部控光以及四维场景优化等技术的Q画质引擎,则从多维度对画质进行优化,让整体画面效果更真实自然。

此外,量子点Pro在使用寿命上也有大幅提升,高达6000小时的使用寿命,足够我们日常的家庭使用,即便是重度的电视使用者,也能够满足需求。重点是在如此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量子点Pro依然能够保证10年甚至20年时间不褪色。

除了量子点Pro技术对电视画质的深度优化之外,在音质方面,TCL C8至臻QLED TV还联合全球高端音响品牌ONKYO安桥一起打造了HiFi级专业音响,并搭载了DOLBY ATMOS全景声系统。其音质经过了TCL 以5名金耳朵专家为核心的千人团队,在针对不同音源的6大听音实验室以及两大全音消声实验室中进行了多次测试,能够确保每台电视都可以呈现完美好声音,给用户观影带来“声”临其境般的观影体验。还有智能音箱模式,让你更加专注于享受好声音所带来的曼妙体验。

可以说,从量子点到量子点pro,目前TCL不仅在扩展量子点电视产品阵营,更是在深耕量子点技术创新,同时不断升级量子点电视的各方面的性能与体验。随着电视行业开始回归画质本质,相信TCL在接下来的高端电视品质大战中将发光发亮,继续巩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