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创响中国” 大中小企业融通专场活动发布大企业“机会清单”共计18份,征集中小企业需求清单共计78份,纳入成都“共创”融通服务平台企业数据库 550家。
促成大中小企业线上融通对接220次,融通专员撮合融通对接共计30次,参与线下路演的企业共计13家,与大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的中小企业共计5家,与大企业签署正式合作协议的中小企业共计2家。
近日,在2020年“创响中国”成都高新区大中小企业融通专场成果发布暨新基建•数智运营新动能专场活动上,活动组委会首度对外发布大中小企业融通战报。
活动现场,长虹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都长虹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冬与成都慧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庆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产业合作等方面达成合作。
谈及对此次融通活动的印象,张庆简洁明了地告诉创头条记者——务实,“这样的合作非常有价值”,他补充道。
打破原有痛点,融通平台实现需求高效匹配
中小企业更专注,技术含量高;大企业更综合全面,垂直领域业务、技术能力稍弱。大中小企业融通的价值在于优势互补,解决企业孤岛的问题。
但,传统方式的企业融通效率很低。“在大企业的陌生拜访中,10个客户可能只有1个跟我们匹配度可以达到80%。”张庆向记者坦言。
现实中,往往是中小企业不知道大企业有相关需求,大企业也不知道哪些中小企业能满足相关需求,两者之间缺乏沟通渠道。小企业一般需要做过一个项目,或者深入沟通后才能确认大企业的需求。
通过融通专场活动推出的融通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能收集到大企业的需求信息,提前做出筛选,一旦合适,可以通过平台快速找到大企业的需求部门,开展业务对接,缩短大量沟通时间。
如融通专场活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机会清单”,主要面向电子信息、AI、物联网、智能硬件、区块链等领域,涵盖技术研发需求、投资需求两大类六细项。
其中,技术研发需求涉及AI+家电故障诊断技术或产品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结合应用、智能硬件技术或产品、人体状态感知传感器技术、智能小家电产品等。慧视光电正是在清单中找到与自身产品匹配的需求,并快速接单。
“中小企业的技术、产品在细分领域都具有独特性的创新,也具有很好的落地性,一旦能与大企业的生态融合,相信能够产生很高的价值和效益。”专场活动评委专家徐耿表示。
此外,一些需求匹配需要密切的技术底层对接,要求企业之间有较高的信任度。而在陌生拜访中,大公司一看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资质,想要快速建立互信并不容易。
这一点张庆亦有体会:“跟我们合作的一般是大企业的技术中心,原来通过中间人、陌生拜访进行联系,从介绍产品,到了解客户需求,本身互信的过程就很长。通过融通平台等于有了背书,可以快速增加互信。”
据了解,上线融通服务平台,是为了将专场活动“持续化、常态化、长效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提升对接与合作效率。借助线上服务平台,助力大企业进一步开放供应链,加速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创业要素的流通,同时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融入大中小融通的生态环境,实现互利共赢。
创造超预期服务,融通专员成关键“先生”
“原先要个什么东西,几天都拿不到,融通专员基本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就联系上了。”谈及融通专员的响应效率,张庆向创头条记者感慨道。
据主办方介绍,与以往大中小企业融通相比,此次活动的创新之一,在于基于相关行业协会、孵化载体等设置融通专员。负责慧视光电的融通专员正是其所在孵化器的工作人员。
融通专员的职责类似合作经纪人,主要致力于帮助企业发布融通需求、对接申请的中小微企业,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工作更加精准高效,保障大中小企业融通工作长期落到实处。
在融通专场活动的过程中,成都高新区首批融通专员已正式上岗。他们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工作中通过“一对一”“进驻企业”等形式切实服务好企业。
张庆也切实感受到融通专员带来的便利与高效。报名接单之后,平台随即指定融通专员与慧视光电配套,配合他们联系大企业部门负责人,而在原来,并没人帮他们干这些事情,张庆感觉有了一个第三方的帮手。
在张庆的印象中,出现问题找融通专员,他们都会竭尽全力帮忙解决。如需求信息不全面,融通专员会要到详细的需求清单,或者直接提供对方技术人员的联系方式。此外,推进融通合作的过程中,融通专员会经常跟进项目合作的进展。
“通过这次合作,我们对融通专员一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融通专员的职责定位准确,其对于小型企业帮助很大,在整个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张庆说。
据张庆介绍,由于慧视光电与长虹合作的测温门,是疫期保障人民健康的产品,长虹投入了重点研发人员,慧视光电也投入骨干人员,配合长虹打磨产品,最终产品的测温精度、成本控制都得到了长虹的肯定。目前双方合作的测温门已经定型,并已实现上市销售。
与此同时,与长虹空调部门的对接工作也已经开展,慧视光电的智能感温设备,可实现对老人、小孩等的体温监测,通过感知体表温度自动调节空调温度。从测温门扩充到空调、智能家居,张庆认为双方后续的合作空间还很大。
在张庆看来,四川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大企业,他们也有融通需求。“我觉得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大企业小企业知道融通平台这一创新,都到上面互动,多一些交叉融合,多一些合作机会。”张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