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全国最高规格高校AI大赛进入决赛阶段,百度飞桨为AI人才加足马力

   时间:2020-09-07 11:15:08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为期3天的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以下简称“C4-AI大赛”)“Geek Youth创造站(线上集训营)”圆满落幕,于复赛阶段脱颖而出的50支队伍近150名优秀选手参与了这场AI线上学习之旅。至此,2020C4-AI大赛复赛阶段正式收官,参赛队伍即将在决赛阶段进行巅峰对决。

(Geek Youth创造站云合影)

2020 C4-AI大赛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百度公司、浙江大学、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自2018年创办已有三届,面向全球高校在校生,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校际交流,丰富校园学术气氛,推动“人工智能+X”知识体系下的人才培养。本届赛事沿袭以往开放命题的设置,分为赋能组和创新组,参赛者应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使用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相关技术并遵循相关设计、开发指南与规范,自由探索应用场景并自行获取相关数据,最终提交具有原创性并能够进行可视化应用展示的参赛作品。

据了解,本届C4-AI大赛自4月启动报名,即吸引了国内各高校优秀学子的目光,最终有2000余支队伍参赛,人数约6500人,较去年参赛规模扩张近80%,覆盖高校近400所,持续在人工智能赛事领域收获关注度。目前,大赛复赛阶段收官,来自近40所学校、50 支队伍的优秀选手进入全国总决赛。本届参赛选手围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具体落地应用场景,共提交近700个技术应用创意方案作品,较去年也有明显增加。

作为C4-AI大赛的重要组成活动,Geek Youth创造站(线上集训营)于8月30日圆满收官,结束了为期3天的线上集训。该集训营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扩展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传承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面向未来的、具备跨学科能力素质的人工智能人才。

此次线上集训营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国内外名校老师分享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思考,以及讲解以往竞赛优秀案例;此外,还有来自百度多个业务线的产品经理现身说法,分享AI时代人才培养的看法,并详细讲解基于百度飞桨、EasyDL的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参赛选手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有更深入的认知。

此外,还有不少参与线上集训营的选手在心得体会中表示,对人工智能有了更多了解,有些初次接触的选手也谈到自己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增加了。

(四川大学的李浩斌同学分享心得体会)

其中,作为本次集训营的学员代表,来自四川大学的李浩斌同学分享了自己心得,他表示,“在三天的集训课程中,我们加深对AI Studio、飞桨和EasyDL的了解和认知,学习了不少关于人工智能古往今来的故事。于我个人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各位高校的大牛介绍自己论文,同时普及未来AI发展方向的可能性,我觉得这不仅提升了我们对学术研究兴趣,同样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指路导航。”

作为本届C4-AI大赛的承办方,百度为参赛选手提供了飞桨、EasyDL、AI Studio等技术和平台支持,助力参赛队伍的作品产出。在赋能组中,参赛者须使用百度EasyDL定制化训练和服务平台进行模型训练,通过实现模型到端的集成,解决目标场景下的具体应用或通用问题;在创新组中,参赛者须基于百度飞桨开源深度学习平台进行深度学习创意应用开发,作品形式包含但不限于算法优化源代码对比、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机器人、软硬件一体机等)应用等。此外百度还提供了AI Studio和EasyDL作为官方日常训练平台,参赛选手也可以申请使用EdgeBoard终端计算加速套件或其他指定组件来辅助实现自己的作品。

不少参赛选手都在心得中表示了对百度技术支持的肯定,其中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班同学表示,“用AI Studio来训练模型,每天的免费算力真的太香了。”而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盖同学则对飞桨赞不绝口,他表示,“一定要夸一下百度飞桨,它让我们的开发变得高效。”

C4-AI大赛作为百度AI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以赛促学,为广大优秀学子提供了一个接触AI,并在AI应用领域发挥自身才能的舞台。目前,百度AI人才培养已积累了丰硕成果,培训了全国420余所高校、超过千余名一线AI专业教师,惠及数万学生;累计赋能超5000家企业开发者,产生近百位首席AI架构师。未来,百度还将在今后5年内培养500万AI人才,为中国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发展提供AI人才保障。

更多大赛信息及选手创意作品,可搜索“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登录大赛官网了解详细信息(http://aicontest.baidu.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