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餐饮行业受挫明显。自1月底疫情爆发以来,众多餐饮门店宣布暂停营业。餐饮行业门店增长率和单量增长率出现断崖式下跌,上半年餐饮市场表现欠佳。据哗啦啦数据统计,疫情到目前为止,预期餐饮市场损失1.63万亿元,且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上半年盈利预警。
但在疫情严厉防控之下,以送餐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被广泛应用到餐厅迎宾、传菜、回收餐具等环节,避免人员接触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体验,可以从全球连锁品牌海底捞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观察到。
根据海底捞上月发布的半年报,上半年海底捞收入97.60亿元,同比下降16.5%;净亏损9.644亿元,归属股东净亏损9.646亿元。但巨亏之下,海底捞依然没有停下扩张的步伐,仅上半年就新开业了173家餐厅,从去年年底的768家增加到了935家。
疫情下的扩张自然导致了入不敷出,只员工成本一项,就从去年同期的36.52亿元升至40.7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1.2%增至41.7%。人工成本越来越贵,所以海底捞也在尝试用科技替代一些可标准化的劳动。比如配菜、传菜等动作。根据瑞银(UBS)的估计,使用机器人可以使海底捞减少37%的劳动力,每月节省约17.2万元人民币。
目前,海底捞已经在全球门店装备了958个传菜机器人。在未来前景中,海底捞依然把加大技术投入,包括传菜机器人、智慧餐厅技术放在首要位置。
据悉,在海底捞餐厅提供轻食、饮料及酒水等配送服务的机器人来自全球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品牌擎朗智能。擎朗智能方面表示,作为海底捞智慧餐厅推广计划战略合作伙伴,擎朗以让人力成为奢侈品,而把高频重复的机械工作都交给机器来做为愿景,在与海底捞合作过程中,也达到了又一次AI机器人产品较大规模商业化场景落地的优秀案例。
在餐饮智能化方面,中国在全球许多国家中领先。其他经济因素也极大地推动了餐饮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在中国的主要城市,工人的工资增长迅速。一名服务人员的月薪在3500至4000元人民币之间。目前,擎朗智能的送餐机器人价格仅为99元/天,折合人民币约3,000元/月。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市值约360亿美元的著名火锅连锁店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积极扩大智能餐厅发展的原因。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服务业保持复苏势头,餐饮行业正显现出暖意。在此背景下,餐饮行业将继续加速洗牌,餐企若想要赢得更多市场份额,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曾经的餐饮主要满足味蕾,现在的餐饮还要在智能、服务、视觉呈现、健康等层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送餐机器人正是有利于餐饮业长期发展的必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