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8号那天晚上,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准时走进直播间,开始了他在自家旗舰店的第一次直播带货。
在直播过程中,有网友发现了科大讯飞直播间与其他直播间的不同之处。
在屏幕上方,讯飞听见将主播的声音快速转写成文字并实时翻译。
“经常有些网友说,讯飞工作人员辛苦了,主播小姐姐一边说话一边文字就打出来了,其实这是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胡郁笑着说,“我相信,以后语音技术会应用在整个直播行业,拥有无限可能。”
618直播才是A.I.界的维密秀。
总裁亲自上阵之前,科大讯飞去年就已经尝试直播带货,也和薇娅、罗永浩等合作过。在讯飞内部,直播是个开放的“职位”,允许热爱直播的员工们兼职上岗。灯光下、镜头前,乘风破浪的哥哥姐姐们津津乐道地向粉丝推销自家的产品,有A.I.的消费者端秀,有内味儿了。
从直播这种模式的积极尝试,也可以看出科大讯飞消费者愿意尝新、拥抱变化的基因。
01
乘风破浪 618
今年的618,科大讯飞公布了战报:京东、天猫、苏宁三大平台获22项冠军,2020年618大促期间整体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长超40%。
科大讯飞618大促销售战报
每年这么多毫无悬念的冠军,可以看到,科大讯飞的消费者端战略已经打造出公司重要的产品线。
科大讯飞消费者部门发展至今,产品策略已经形成了三条内在的逻辑体系。第一条,是通过场景的细分将技术产品化,用技术解决刚需,就是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第二条,是通过构建生态环境来联手合作伙伴一起拓展产品品类,这也是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打造多赢格局,一起提高中国AI产业的水平;第三条,是通过研发一专多能的全AI平台来扩大产品化的技术能力半径,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这三大内在逻辑层层嵌套、螺旋上升,构成了讯飞AI技术产品化的有序生态,帮助讯飞消费者产品销量飞增,就此在消费者端江湖立稳了脚跟。
02
拥抱变化,直击场景
至今,科大讯飞的消费者端策略有所变,也有所不变。
不变的是用AI解决社会刚需的信念、产品的不断升级和销售的持续扩大。所谓变化,是由于用户需求的持续细化以及不同用户层之间的穿透所带来的推动力,这种变化的意义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看。
第一层,肯定就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I的可用性、实用性越来越强,场景画面越来越清晰。比如翻译机和旅游人群、录音笔和记者、玩具和小孩等。疫情之下,大家都上网课。这是社会环境推动的变化,科大讯飞针对教育、医疗场景的系列产品以及服务都在解决社会刚需中发挥担当。
第一行:讯飞翻译机、讯飞智能录音笔
第二行:阿尔法蛋AI学习机器人、讯飞智能学习机
第二层,在市场的培育下,用户对于用语音作为人机交互媒介这点已经开始有了感觉,于是,新的刚需在产品上也反过来逼着科大讯飞扩大产品线以及进行产品的迭代升级。
第三层,是随着市场的培育,用户的需求越来越细化,甚至有了不少个性化定制的驱动。
今年6月新推出的讯飞智能录音笔A1,正好可以代表性地说明这三层变化。相比讯飞的传统录音笔,这是一个外型更小、设计更萌、价格更便宜的录音笔。
图为讯飞智能录音笔A1
其用户画像已经从需要会议记录或者采访的专业用户,穿透到只是想用来玩的普通玩家,以及学生党,但新录音笔其录音和转写能力并没有变差。它还提供了可以让用户贴纸的设计,于是,开始有了个性化、定制化的元素。
目前科大讯飞的产品矩阵主要有三大形态。一个是终端,包括智能办公本以及输入法这些;一个是云服务,包括智能转写;还有一个是终端加云服务,包括会议系统等。
从产品进化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终端也都将上云。因为,用户习惯通过深度学习之后,能够优化用户体验和改进产品的个性化。不久的将来,在全AI平台的加持下,纯终端的产品已经远远不够了。
在解决终端用户刚需这一原动力的作用下,现阶段科大讯飞的消费者端产品基本都是直接场景类的应用,目的性很强。目前分别是家庭场景、教育场景、办公场景和出行场景。
所以科大讯飞并不想做那种场景模糊,什么都能干,却什么都干不好的东西。相反,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科大讯飞的产品场景可能却要更加细分、更加精准。
细分场景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功能更加高效,用户体验更加鲜明。
由于用户习惯数据以及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现在市场需求还出现了自动进化的模式要求,这对于AI技术是更大的考验。而科大讯飞正是因为在AI技术上深耕多年,既然场景能更加细分,功能更加个性化的要求也不在话下。所以虽然讯飞消费者部门只是在2016年才成立,但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多梯队个人产品的现金流部门。
作为科大讯飞消费者战略委员会的老大,胡郁说过:“光靠技术无法成为伟大的公司”,这话没错,可是只有依靠长期的技术积累,才能迅速推出成熟的产品,以及拥有迅速的产品迭代能力。
03
人工智能加一切,技术优势护城河
科大讯飞的一切产品,都是基于AI+的核心。可以说,从1999年开始做语音识别开始,走到这几年,才真正吃到了AI的红利。
科大讯飞的技术强项也在各项国际顶级赛事中频繁体现。
2019年,科大讯飞在国际语音合成大赛Blizzard Challenge中继续夺冠,这也是自2006年参赛以来达成的十四连冠,拥有业界一流的中、英文自然度达到并超过4.0(真人发音水平)的系统。
自2016年以来,科大讯飞连续三届在国际多通道语音分离和识别大赛(CHiME)中夺冠,包揽全部项目第一名,这项比赛也被称为“史上最难的语音识别任务”。目前科大讯飞中文语音识别准确率可达98%,英文达95%,识别23种方言。
除了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扎根人工智能领域21年的科大讯飞早已不满足于智能语音研究,而将范围扩展至机器翻译、阅读理解等人工智能更高阶段的认知智能研究。
2020年6月9日,科大讯飞迎来21周岁生日。董事长刘庆峰在随后发布的给全体讯飞人的一封信中,更是历数了科大讯飞的技术里程碑:
“2012年我们让机器的英文语音合成全球首次超过人类水平;
2015年我们让机器的语音识别全球首次超过人类速记员;
2016年我们让机器的中英文口语作文评测全球首次达到人类专家水平;
2017年我们让机器的全科医生能力全球首次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2018年我们让机器的口译翻译能力全球首次通过CATTI翻译资格考试;
2019年我们让机器的阅读理解能力全球首次超过人类平均水平。”
这就是科大讯飞AI+的底蕴,这种核心竞争力已经在产品化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了,这些奖代表了能力,而消费者端的作用,就是把这些能力转化为产品。现在,消费者端产品的销售额已经说明了一切。当然,相对市场需求的增长,产品化的速度还可以更快一点。
目前,科大讯飞在2B市场上基本上布局了AI+教育、AI+医疗、AI+运营商、AI+客服、AI+智能交通、AI+政法和AI+城市的赛道。
而2C市场和2B市场大不一样,想象力好的产品经理,一定可以拿AI+一切。用户需求已经有了,AI技术已经在了,就看能否加到什么东西上去形成应用场景。所以,对于科大讯飞的2C市场,应该还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在这方面,想象力就是产品力。
AI技术是科大讯飞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如果没有产品化,价值就无从体现。业界已经形成了共识,AI加一切已经是发展趋势。很多企业已经都提出了AIoT的战略,万物皆AI,在这个趋势中,正是科大讯飞这种企业的大好机会。
或者,可以向也提出AIoT的小米生态链学习,用AI+的方式构筑讯飞生态链。实质上,讯飞已经在这么做了。比如在AI+电视、AI+厨房的智能家电领域,讯飞和合作伙伴早就打起了配合战。生态链一旦形成,AI+就是科大讯飞的护城河。这条河的扩展速度,相比什么都自己从头做起,要快得多。
科大讯飞通过多年的积累,拥有自己的开放平台,在讯飞开放平台上的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160万家,开发者团队超128万个,行业解决方案达287项。现在讯飞AI生态已形成了能力星云、iFLYOS & AIoT、解决方案三种生态产品矩阵。在这些开放平台上,很多小伙伴们的产品落地速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在2C领域,AI+的生态也可以是一个封闭平台。比如主动去寻找自己想要加上去的那个产品、制定一系列的合作规范、保持相对拥有共同识别度的设计语言、严格品控管理……
把自己的解决方案推销出去,和把别人的产品整合进来这是两种做法。各有利弊,都值得尝试。开放平台和封闭平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冲突。方案推销出去的,产品你自己卖;把别人产品整合进来的,我帮你一起卖。如果多了一个这样的模式,直播带货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可以选品的产品池。
科大讯飞一旦构建起类似小米生态链的商业模式,其业务边界将无限扩大。如果说小米生态链是互联网加一切,那么科大讯飞的生态链将会是升级版的AI加一切。
04
人工智能江湖弱水三千,科大讯飞技术一专多能
谷歌的阿尔法狗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宣布了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到了爆发的时代。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们也都已经排兵布阵。深度学习、金融科技、自动驾驶、图文识别等等赛道风云翻涌,各有千秋。
但在智能语音处理这条赛道上,科大讯飞依然保持着领袖的地位。但是,这不意味着市场没有竞争者,因为除了BAT,华为、搜狗也在这条赛道上紧紧追逼。何况,还有一批后起之秀也开始集结,比如思必驰、大象声科、竹间智能这样的优秀创业公司也都各有所长。
在2C的产品上,搜狗也有录音和翻译的产品,而思必驰在车机、机器人等方面都有竞品。BAT相对简单,基本就只有智能音箱。有趣的是,科大讯飞偏偏就没有做这个品类。
其实,如果仅仅是技术,科大讯飞已经做了阿尔法蛋和电视助手,在这个基础上做智能音箱也没有什么困难。可能仅仅是因为音箱在使用场景里不太鲜明,功能性相对模糊,不太符合满足用户刚需这个科大讯飞在消费者端产品方面的明确战略定位。
智能音箱和电动汽车的热门大卖,让人们认识到语音是新的人机交互入口。于是,智能语音处理技术成了炙热的美味,虽然说科大讯飞在这方面已经提前积累了那么多年,但现在的AI技术已经在逐步相互进行融合,技术边界也更加模糊。所以,一专之后,还必须多能,才能站稳在搏杀惨烈的AI江湖里。
这几年来,利用21年的技术积累,科大讯飞交出的消费者端产品证明了这个技术落地战略的正确性。但随着市场激烈的竞争,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也反过来开始对科大讯飞的技术研发施加了压力。
刘庆峰在科大讯飞21周年的内部信上,称科大讯飞人是登山者。也许,成熟的全AI平台,就是科大讯飞必须要攀登的新一座高山。
其实,作为科大讯飞的一个标志性产品,讯飞翻译机也用到了智能语音和图文识别等多项AI技术,而随场景变化不断迭代也体现了其产品的灵活共性。为了配合疫情期间远程办公的需求,讯飞翻译机近期还推出了同声字幕功能,用户只需将翻译机与电脑连接,并在电脑端安装配套软件,就能实时翻译电脑扬声器和麦克风声音,并在电脑上展示双语字幕。
图文识别技术不仅仅讯飞翻译机用上了,同样也很好地应用在讯飞智能学习机和讯飞智能办公本之上。也就是说,科大讯飞一专多能的产品化能力已经逐步体现。接下来就是探索更多的领域,创造更加有趣的生活方式。
讯飞智能办公本
有了一专多能的全AI平台,科大讯飞的消费者端产品,就能够更加突破想象力,更能方便地施展AI+一切的魔法。用户也能因此享受到更多AI产品,让科技为生活多加光彩。
现在,科大讯飞在图片识别、神经网络、AIoT等多种技术的研发中初步搭建着自己的全AI平台。
单品强势突围,全品类逆势而上,再有全新进化的全AI平台打底,科大讯飞的消费者端产品,还能有什么样的飞跃,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