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以智变引质变,新华三主动安全战略2.0正式发布

   时间:2020-09-21 14:08:27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9月17日,2020 HCS合肥网络安全大会成功举办。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在会上宣布正式开启主动安全2.0战略,从“AI Inside”的安全AI、云端赋能的安全云化、全网联动的安全协同、互通互融的安全共生四个层面全力护航新基建发展。

主动安全2.0战略进阶图示

安全能力是“新基建”的重要保障

当新基建落地百行百业,无法计量的各类应用互联将呈现指数级增长,用户主体更为多元化,应用需求多样化,物理世界数字化,数据快速流转,场景复杂异构,网络空间的安全防护难度将同比指数级增长。

在新华三集团看来,网络安全与新基建相互共生。面对攻击威胁的快速演变,信息系统的云化迁移,防护手段升级的前提是必须先增强检测和响应能力,构建主动感知、敏捷智能、精准预警、全时可用的云网边端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安全检测、分析和响应任务自动化,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动态策略机制,同时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提供升级动力,精细化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

应对新基建安全挑战 新华三主动安全2.0启动四大战略升级

新华三集团的核心优势是拥有全面的云网安一体化防护能力,目前已构建了完善的主动安全防护体系。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安全产品线总裁孙松儿表示,新华三主动安全战略已正式进入2.0阶段的全面升级,将从“安全AI、安全云化、安全协同、安全共生”四个层面推进技术与生态的双向战略进阶。

01 让安全防御智能化的安全AI

基于“AI inside”的安全AI,从云端训练的云端AI平台、多业务引擎的AI场景、软硬件加持的AI网关、协同联动的AI终端四大方向出发,实现“云、管、边、端”全面AI赋能,安全场景自适应,安全模型自调整,安全策略自优化。基于云端安全能力中心,安全态势感知、AI防火墙,AI-EDR等产品技术,实现网络防御的智能化进阶。

02 让安全交付服务化的安全云化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企业各个系统的应用逐步转向云端,网络安全走向云化已成必然趋势。新华三集团的安全云化意在通过云端安全赋能(基于云端安全能力中心、云端安全分析中心)、云化安全运维(基于公有安全云/行业安全云)、云化安全部署(基于安全SDN控制器),让安全交付服务化。通过安全云化,随需而变,网络实现安全架构弹性化、安全资源可扩展、安全业务可编排、安全服务随处可达。

03 让安全能力体系化的安全协同

在安全技术协同方面,新华三集团进一步升级,打造出一套三级协同的系统性防御体系。主动安全战略进阶后的安全协同涵盖了解决方案级协同(包括安全控制器&网络控制器、安全云&H3C CloudOS融合、云墙&云简网络融合等)、产品级协同(包括具备差异化的NGFW插卡的交换机,拥有安全特性license授权的路由器,叠加安全DPI的无线产品,以及集成安全加速卡的服务器)、数据&组件级协同(涉及基于态势感知+大数据引擎的大数据安全能力,基于态势感知+U-center的统一运维能力),通过三级协同构筑主动、智能、全面的“云-网-边-端”立体防护体系,全面提高用户的风险响应速度和防护能力,更好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实现安全能力的体系化联动。

04 让安全产业规模化的安全共生

作为新华三集团主动安全体系中关键一环,安全生态建设尤为关键。新华三对主动安全生态进行升级,秉承“互信共生·合作共赢”原则,聚焦5G安全、物联网安全、内容安全、零信任安全、等保合规、工控安全、云安全、应用安全等安全领域,携手合作伙伴联合打造更好的产品与服务,促进核心技术共同创新,共享安全产业稀缺资源。同时,将以雄厚产业投资基金为支撑,致力在安全产品生态、安全渠道生态、安全服务生态三大领域深化合作。

关于安全共生,孙松儿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安全厂商能够包揽天下,因为安全技术领域太多。所以,新的主动安全2.0时代,产业链的聚合、共生共赢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要直面新挑战、适应新形势,包括赋能新基建。”

以“智变”引“质变” 新华三主动安全2.0护航新基建

展望未来,基于自身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新华三集团 “主动发现、智能分析、提前预警、及时响应”的主动安全2.0战略将进一步演进,以“智变”引“质变”,为用户带来“风险发现更早,威胁分析更准,响应处理更快”的核心价值。

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军者,新华三集团秉持“AI in ALL”智能战略,积极推进“数字大脑计划2020”实践,以AI为引擎,以协同为基础,以云化为核心,以共生为目标,让安全防护更智能,安全服务更高效,安全运维更便捷,安全响应更及时,携手广大生态伙伴一起赋能新基建安全,持续为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打造稳固安全的“数字底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