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18日晚,中国最大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正式登陆纽交所,成为“中概股ESG(环境、社会责任和企业管理)第一股”,股票代码“RERE”。
对于万物新生在资本市场中的亮眼“首秀”,业内人士指出,其背后是方兴未艾的二手消费市场,这一新兴领域不仅拥有庞大的消费品存量市场,更重要的是,不止中国、各个国家都对绿色循环经济给予了越来越强的重视与推动。不难预见,在“中概股ESG第一股”的引领下,行业也将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1、“造血”能力凸显,接近盈亏平衡上市
过去一年中,万物新生屡被传出IPO的消息,与其它一些“流血”上市的公司有所不同的是,万物新生是在已基本实现盈亏接近平衡的基础之上,才做出资本进阶操作的。
就资本对企业发展预期的角度而言,考量一家企业的商业根基是否坚固最核心的维度,更多是在公司经营利润的表现,也就是Non-GAAP调整后经营利润。作为支撑企业估值、后市预期的重要指标,经营利润才是判断一家企业经营实质力和商业可持续力的关键,而并非只是单一评估净利润体现。
反映在万物新生的身上,导致公司现阶段净亏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
其一,是收购“拍拍”业务,这也导致了公司每年有较多的资产费用摊销;从会计准则上来看,这部分费用已在公司的股权价值上做了一定的摊薄。
其二,是对“拍机堂”平台业务的战略性投入,这与公司此前在公开场合所讲到的“在拍机堂平台上投入超过1亿美金”相吻合。
2、重要的优质资产:98%成熟门店已盈利
作为万物新生集团的“起家”业务,“爱回收”线下店目前在成功进驻到国内172个城市之中,开设了753家门店和超过1500个自助服务站。不少人都认为,疫情催化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快速迁移至线上,线下门店的价值或已有所萎缩,同时也会加大公司的成本支出。
诚然,过去一年来,疫情对线下行业的打击确实不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线下场景价值的萎缩。实际恰恰相反,线下实体门店给人们带来的最直接的体验感和信任感,始终是单向深耕线上渠道的那些品牌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在二手行业,线下门店通过面对面的交易,有利于优化服务,相对来说,传统邮寄回收更容易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客诉,具体来说,用户并没有专业的鉴定能力,倾向于高估自己产品的成色,而门店场景可以让店员和顾客完成充分的沟通,比如手机是否有划痕,是否换过电池等,线下场景更利于双方沟通上的信息对称,同步达到对产品成色认知上的一致。
3、全产业链布局的商业“范本”
十年磨一剑。
经过十年的发展和迭代,万物新生已从早期的单一品牌“爱回收”(二手3C回收业务),发展成为包含“爱回收”(二手3C产品C2B回收平台)、“拍机堂”(二手3C产品B2B交易平台)、“拍拍”(二手优品B2C零售平台)及“AHS Device”(海外业务)四大核心业务板块的品牌矩阵。
可以说,现在的万物新生既是一家面向C端的消费互联网企业,同时又是一家深耕产业链的产业互联网企业,这种横跨供、需两侧,同时打通产业链中供给端、处置端、销售端的全产业链布局,不仅促进了各业务线的衔接与共荣,更打破了外界一直认为万物新生只是一个to B业务的固有认知。
事实上,除了“爱回收”之外,公司收购的“拍拍”同样也涉及to C业务,“拍拍”的业务规模在万物新生整体GMV中占比不小。
根据招股书,2020年拍拍业务的toC销售GMV在整体GMV中的占比约41%,而以41%的比例进行估算,2020年拍拍的业务GMV超过80亿,规模在二手B2C零售领域亦处于领先地位。据了解,拍拍的业务主要发生在京东商城,而非拍拍独立APP。京东商城中拍拍业务DAU超过200万,也正是超过80亿年交易量的主要流量来源。
B端业务基奠、C端业务稳健,这使得万物新生业绩逐渐递增。2020年,集团二手商品交易量约为2360万件,较2019年的1590万件增长48.4%。仅2021年第一季度内,集团二手商品交易量约为640万件,从2020年同期的380万件二手商品交易量增长68.4%。2020年全年GMV196亿元,比2019年的人民币122亿元增长60.7%。2020年Q2到2021年Q1四个季度,公司核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5.6%、47.5%、50.9%、135.8%。
通过十年市场实践,凭借率先于行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参与市场竞争,CIC数据显示万物新生在交易台数和GMV等方面均已实现了市场第一、且高于2到5名综合数据的绝对优势。
二手3C行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单纯的“流量打法”已在这一领域“失灵”,而从万物新生的成长实践来看,想要开辟出更多想象空间,必须要深入到产业链深处,从最核心的部分挖掘价值点,为用户提供专业、便捷和安全的二手交易渠道,同时提高行业周转效率和规范化、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