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受邀出席2021全球智能新经济峰会,与特斯联创始人兼CEO艾渝、《奇葩说》第七季BBKing傅首尔跨界对话,共同探讨科技对未来世界及城市的重塑。
科技对世界的改变及对生活的重塑一直是《奇葩说》赛场上的热门话题。这一次,傅首尔也把科技带来的无限想象力带到了跨界对话的现场,站在普通人的视角,向两位科技创变者抛出了一个个刁钻问题。
空间拓展带来更大可能性,创造性工作更不易被机器取代
针对傅首尔提出的机器替代是否会为人类带来潜在更剧烈的竞争,徐立表示,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为了打猎,就要争夺土地,就会发生纷争。随着农业发展,人类的活动和探索的空间外延了,纷争就相应减少。他认为,封闭系统必然会引发竞争,一旦封闭系统开放,随之而来的空间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因而人类生存的关键在于空间的进一步开拓。
对此,艾渝持有相似看法,在他看来,当前人们焦虑的许多问题是源于身处当下的空间——“资源的不足,空间的不足,一定会导致摩擦,产生矛盾”,而随着科技加速拓展更广阔的空间,人类所面临的境况亦将发生改变,故而,要回答“机器替代会否加剧人类竞争”的问题,就要先回答“未来人类深处何处”的问题。
谈及不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行业,徐立则指出:机器学习速度快,更易替代人类需要花长时间习得的职业技能,“人类擅长的则更多是创造性的、突发性的工作。机器就目前而言,扮演的是帮助人类拓展认知边界的工具的角色——机器可以复制,甚至模仿人的风格,但人才是真正的创造者,风格的定义者,”就短期而言,机器并不会颠覆人或取代人。
人工智能具备情感尚需思考伦理问题,推动技术普惠化需要过程
随傅首尔将话题引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影响,徐立表示,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具备与人类似的能力(如:计算能力,感知能力)——甚至,人工智能的能力可以远超于人;而另一类,则是“模仿人类具备的情感,在这一方面,未来还有许多伦理层面的问题需要思考。”在徐立看来,前者并非最理想的人工智能形态:“最好的人工智能并不是永远都能赢棋的人工智能,而是可以输棋——输棋之后还会沮丧的人工智能,那时候人工智能就真正拥有了情绪。”
徐立指出,人工智能在现阶段的一大不足是还无法给人带来温度,这也导致了当前人类在生活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接受度较低,而让人工智能“有温度”则可进一步推动技术及服务的普惠化。
对此,特斯联创始人兼CEO艾渝亦表示:让技术有温度,恰是AIoT时代加速技术在更多场景应用落地的关键所在:“以前,AI是一个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用得起,而如今科技公司的最大目标就是希望让每个老百姓都可以使用AI,这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但也是真正创造价值的过程。”
底层需求长期存在 科技创造未来无限精彩
谈及科技飞速发展对未来人类精神世界的颠覆影响,傅首尔再次犀利发问:“人类最终的命题是要战胜精神上的虚无,当科技可以帮助人类完成所有工作时,人类还能把精力投入到哪里?”
对此,两位科技创变者均指出,尽管科技日新月异重塑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即使未来所有工作都被替换,但人类最底层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联结的需求,精神层面的追求将一直存在——因而“不要让繁忙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未来的生活将无限精彩,”徐立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