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京东“手机未来终极10问”看手机科技应用发展:以人为本,最优妥协

   时间:2021-08-19 18:27:48 来源:互联网作者:吴醒峰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文:吴醒峰(国内知名MIMO OTA专家、华为5级专家、IEEE高级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据IDC数据显示,以2016年为分界点,2012至2020年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变动,增速逐渐下滑——这是不是说明手机行业已经缺乏发展动力了呢?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看这些统计数据的意义不大,随着这些年各手机厂商在广告和营销投入方面的投入加大,竞争也趋向白热化,发布会层出不穷,而对于厂商的各类“黑科技”或“卖点”,消费者逐渐从最开始的兴致勃勃,慢慢变得将信将疑,甚至充耳不闻——就像有了“免疫力”……详尽的技术指标和参数并没有让用户变得更理性,各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的自媒体评测越来越多,但大部分消费者感到真真假假,更加无所适从。

1图片 1.png
2图片 1.png

我自己曾经从事过手机的研发和测试工作,也跟数码评测媒体们有过很长时间不错的合作,现在以高端猎头顾问的身份重新回到最前沿的手机、芯片与互联网的阵地,专注点已经从技术转到“人”,阅历丰富了,视角有了很大的变化。今天对京东和《第一财经日报》发出的“手机未来终极10问”有感而发,关于普通消费者未来怎么看手机行业,说几点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我的核心关键字就是两个:“以人为本”和“最优妥协”。

一、“以人为本”

很多消费者,脑子里一直追问一个问题,哪个厂商的哪款手机是“最好”的?这个问题,像极了我这三年在加拿大带娃转型过程里,跟合作伙伴一起帮助国内很多“虎妈狼爸”挑选私校的时候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哪所私校最好?——我们发现,在每个领域里面问出类似问题的人,有两个特点,首先当然是因为真的不了解这个领域的情况,而其实更重要的,是因为当事人并不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因为不确定自己的需求,所以常常问的问题就是:哪个最好?——真正了解自己需求的人,则会问:哪个最适合自己?

人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应该做到知己知彼,才会做出最明智的决定。所以“以人为本”,首先是要了解自己,接下来才谈到去了解对方,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有意愿去深入了解一款手机产品,而对于那些想要真正了解一款手机的朋友来说,我的建议是:

1.不要只看那些冷冰冰的“手机”和技术参数,要看到后面那些有温度的“人”。

我以前做研发和测试工作的时候,作为工程师我们只看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然而当我走到现在一个高端猎头顾问的角度,我看到的都是人和这个人的经历。一款“极致”的手机,是因为背后追求“极致”的那群人。比如,当提起苹果手机,大部分人都会想到“乔布斯”这个名字,是因为拥趸们相信这个追求极致的乔布斯,能够带领团队做出令人惊艳的产品,从而对一个品牌有了忠诚度。

当然,每一个伟大的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发展而来,苹果第一代iPhone的设计过程乔布斯就曾经求助过当时在手机界如日中天的两大巨头之一Motorola,另一家是芬兰的Nokia。从职场猎头的角度上,我已经看到这两家手机巨头培养出来的资深专家和高管们,现在依然分布在Apple、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等等这些知名厂商当中,并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移动通信作为手机的一项基本功能,现在很少有厂商单独拿出来作为卖点或者黑科技来宣传,但是越来越苛刻的ID设计、全面屏、多摄像头堆叠等要求,已经使得手机的天线设计成为了一个真正内行人的“黑科技”,既需要理论创新,又对实际设计经验的积累要求很高——虽然近些年来,没有哪个发布会专门提到天线,但一旦手机的天线没有设计好,将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用户体验,无论是在苹果、三星,还是华为、OV、小米,射频和天线都是加班最多的部门之一。

3图片 1.jpg

 专利:一种缝隙天线和移动终端

 专利:一种无线移动设备

用过华为手机的消费者可能都有这种体验,在相同环境下,华为手机无论是通话,还是上网,信号似乎比其他手机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华为的基带芯片底层调试能力,二是华为有王汉阳为首的全球顶尖的移动终端天线研发团队,此次王汉阳被授予IEEE Fellow,正是基于其对移动终端天线的杰出贡献。

不仅仅是产品层面,手机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同样值得关注。在京东购买手机的消费者,可能体验过放心换服务,包括1小时达、先用后付、5G购机补贴等售前售中售后等全流程。这些服务并不是仅靠堆人力就能实现,而是伴随着供应链、物流、组织等全方位的进步,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才得以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我希望消费者能够看到每一个技术进步、每一个产品“黑科技”的背后,是手机厂商、零售商从运营管理到研发的一个个管理者、工程师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人”始终是“产品”背后最核心的推动力。

二、“最优妥协”

手机虽然很小,但是却是各技术领域的集大成者:屏幕、相机、天线、视频、音频、功耗、充电器、结构、PCB、堆叠、电池、操作系统、视频优化、摄像、AI、存储、防水、硬件测试、软件测试、认证...这还仅仅是手机本身的研发,如果外延到供应链、物流、销售、售前、售后、海外事业部等等,光从这些专业领域就能看出这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工作,一款手机产品的商业成功,绝无可能依靠以上某一个单项上面的突破就可以轻易获得;无论是从研发的技术管理,还是业务的拓展,在特定的时间内,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优化的结果,或者说,“最优妥协”,才是最考验整个研发团队和管理层的。毕竟手机产品是属于消费类产品。

 1.不要只看到手机产品的趋同化竞争,要看到背后的原因

有时候很多消费者会好奇,为什么突然在一两年当中,有很多品牌的手机从外观到功能都越来越接近,比如从一家手机厂商使用双摄,突然整个行业里面大家都或早或晚地使用双摄?究其原因,是有一些技术受益于上游供应商的发展,比如在某个领域里面,某个供应商的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提供了新的功能。

5图片 1.jpg

智能手机的上下游

如前文所述,普通消费者不太了解的是,虽然市面上有很多不同品牌的手机,但在某些关键部件和技术上,这些厂商都使用或者依赖同一家或者少数几家供应商。

6图片 1.png

智能手机产业链全景图

在某些领域,虽然看上去有很多供应商的产品可以选择,但是综合考虑解决方案的性能、成本、功耗、甚至体积、可靠性等因素,就会发现可选的方案几乎所剩无几,举个栗子,传感器是智能手机的必备功能,比如要进行手势识别、动作识别就一定要用到的陀螺仪和惯性测量单元,大部分旗舰机都绕不开博世的芯片。

7图片 1.jpg
8图片 1.jpg

惯性测量单元 data sheet

2.不要只看“黑科技”,要看到背后的“最优妥协”

以大家比较关注的相机性能来做举例,智能手机发展至今,拍照已然成为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无论是基础成像器件还是成像算法,均有极大的发展,一次又一次推动手机拍照的变革,提升用户拍照体验。然而,在变革背后,器件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成像质量也越来越趋近瓶颈。

现在大部分厂商的方案中,为了提升终端拍摄到照片的质量,通常终端在摄像头获取到拍摄画面后,会通过图像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ing,ISP)生成图像数据,并通过预设的算法对该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优化,以提升图像效果。但是,终端利用固定的算法对图片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都是同一风格,并且由于终端能力的限制,处理后的图像质量并不高。而且不同的景物,呈现风格是不一样的。例如,北京故宫等名胜古迹呈现的是古风古韵的风格,上海外滩等都市景点呈现的是大都市风格。同一景物不同环境下,呈现的风格也不一样,例如夏天和冬天的故宫。对于摄影师来说,每一种风格都有不同的清晰度、色彩丰富度、对比度、白平衡、细节、纹理等等图像参数,现有方案中终端提升拍摄图片的质量的手段有限。

9图片 1.jpg

云端优化相机功能流程图

3. “妥协的极致”

首先,每一个厂商的每一款产品都不是完美的,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各自技术能力范围内的最优方案;其次,当前智能手机内部空间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各项功能共享各种资源,因此互为制肘,要想取得均衡发展各个模块必须互相妥协,ID设计、轻薄、相机多摄、天线性能、电池的持久力、发热等等,无一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给电池足够的空间,能有更持久的续航时间;同样的空间如果给天线,就会获得更好的通信性能;或者用到更多的相机模组,得到更好的成像质量……这就涉及到了内部器件的堆叠和布局,设计不好又会使得发热剧增,发热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给芯片和主板带来严重伤害,比如造成虚焊而直接导致某些功能丧失。

有一句老话叫做“隔行如隔山”。在现代社会,随着各行各行走向专业化、细分化,中间隔着的已经不止一座山,而是一整座青藏高原。用“黑科技”或“卖点”吸引普通消费者的注意力,本来就是一种奢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倒不如多做些像“手机未来终极10问”之类的科普和教育,让消费者真正了解手机产品以及手机行业,这也许会是长久之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