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解码佳明:信心、初心与匠心,“GPS之王”的发展之路

   时间:2021-11-05 15:29:49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GPS之父布拉德福德·帕金森从小就是狂热的户外探险爱好者。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边界水域,是帕金森热衷于乘坐独木舟探险的水域。不过那是一片危险的水域,“那里很容易迷失方向,你必须要保持头脑清醒。”

1964年,帕金森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时,因为导师的关系,对导航和空间系统的理解越来越深刻。1973年,他被当作最合适的人选接管“621B”的卫星导航计划,这个计划后来有个全世界都熟知的名字——“GPS”,1978年10月6日,世界上第一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从军队退役之后,帕金森致力于GPS的民用化,他的学生阿克塞拉德说:“当看到GPS所带来的美妙功能时,他就会感到非常兴奋。”

1989年,高民环和Gary Burrell共同创立Garmin佳明。以GPS的民用化起步,经过30多年的耕耘,佳明已经打造出了一个拥有众多系列产品的全球品牌,横跨在汽车、航空、航海、户外休闲以及运动各领域,提供客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卓越产品。涉足大众消费领域,也仅是佳明展现的一部分而已。在佳明的背后,是对科技的探索,对初心的坚守,对创新的热情以及对产品研发的精益求精。

解码佳明:信心、初心与匠心,“GPS之王”的发展之路

信心:科技的民用化突破

佳明的两位创始人高明环与 Gary Burrell 初次会面,双方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飞行员、划船冒险者、驾驶员或者徒步者,如果有个便携式设备能够帮助他们实时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是造福全人类的事情,这也是佳明成立的初心。

事实上,科技的民用化并非简单的技术复制就可以实现。科技民用化过程,不仅是一个“闯关”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陷阱相伴的旅程,整个过程时间长、环节多,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稍微不慎就面临失败。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关,就是绘制一张自己的卫星地图。他们需要做的是根据卫星传输的微波,计算出经纬度,再运算出导航参数,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这等于是要将整个地球天空划分成数以亿计个点,然后建立数据库,通过比对来确定目标点所处的位置。

一切从0到1的过程,只有“笨办法”才能实现。当时卫星经过美国天空的时间不到7个小时,且多半是在凌晨。为了追逐卫星信号,他们常常半夜坐在车上,贴着微波接收器,和距离两万多公里远的卫星们进行“对话”。一年后,这项巨大的工作才完成,并开发了第一款面向民用的 GPS 导航器——GPS100。

佳明的民用GPS导航器一经推出,就在航空领域受到广泛欢迎。然而,当佳明将GPS导航器应用于航海领域时,却是出师不利。归其原因,使用航空GPS的机师专业能力强、执业背景高度相似,但航海领域的使用者感觉佳明产品专业门槛过高、操作复杂。找到原因,佳明迅速修正,推出功能精简、操作便捷的产品,一举占领航海导航市场。

之后, 佳明将注意力转向了汽车导航市场。1997年底推出了 GPS III,其包含了美国主要道路的地图,可以在地图上显示驾驶员和目的地的位置。1998年,佳明还推出全球第一台结合手机功能的GPS产品——NavTalk。

解码佳明:信心、初心与匠心,“GPS之王”的发展之路

如今,在专业导航领域,佳明牢牢占据着龙头位置,成为全球产业的引领者与创新者。

佳明始终以创新为基石,力求通过深度挖掘产品的实用性与品牌的服务力度,在技术、产品、品牌和用户之间搭建一个畅通的桥梁,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树立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引领GPS行业的健康发展,构建起了科技领先、服务专业的行业领军形象。

初心:“灵魂拷问”的传承

2000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余波未散,全球房地产正处于低点。彼时,佳明得益于在GPS领域取得的成功,累积了大量现金流,如果入局房地产,后续将带来丰厚的利润。董事长高民环却不这么看,他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Why Garmin?”(为什么佳明要什么干?)这句话成为公司发展的灵魂而传承下来,在做每样事情、研发每样产品,所有人都会首先思考:为什么佳明要做这件事情?佳明这么做的优势何在?佳明这样做对消费者有何价值?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提案就不会成为公司战略。

这是一个科学家型企业家的境界,包含着科学家的执念与魄力,也是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最终带领佳明走上了这条富有挑战并充满价值的道路。

2002年,佳明推出第一款针对消费者市场的手持式产品 GPS eTrex,但因屏幕过小、市场尚未成熟,市场反响不足,2003年,一名热爱跑步的工程师在某次测试中突发奇想,将 GPS eTrex 绑在手腕上,意外发现显示距离和速度的效果非常不错。

佳明进入可穿戴领域的时机来了。如果拿“Why Garmin?”来看:

首先,这是佳明永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一个产品在技术与产品上做到极致之后,企业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基于核心技术的场景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去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佳明终端生态。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特别是在电子消费品崛起的时代,掌控了终端产品的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份额的优势去主导整个产业链。

其次,市面上手表众多,但是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有满足大众心理与社交属性的价格昂贵的机械名表,也有专注于辅助细分领域的实用主义功能表。而在使用功能表领域,GPS与运动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而GPS则是佳明的优势所在。

第三,进入21世纪后,全民健康、全民体育热潮来袭,对运动级别辅助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现存设备,不能带给运动爱好者以专业指导、科学训练。

“Why Garmin?”达成共识,一切自然顺理成章,2003年,第一款GPS智能穿戴式装备——Forerunner 201诞生。佳明开辟了运动装备的新时代,针对高尔夫、登山、游泳、跑步、潜水等各类型的运动延伸出全新应用。专为户外运动设计的fēnix系列、时尚女性喜爱的 Lily,都市人群健身生活所必备的Venu系列,专业潜水电脑表Descent系列,满足高尔夫、航海、航空、赛车的高端人士的MARQ系列,通过专业技术、极致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匠心: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工程垂直整合

“Why Garmin?”解决了战略问题,而一旦佳明的战略确定,接下来就是“How Garmin”的问题——超乎寻常的极致细节处理。佳明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着自己严谨的考量,堪称“细节鬼才“,例如Forerunner系列,考虑跑者希望提高成绩,进而全系列采用了轻量化的设计,同时加入了跑者关心的跑步动态等数据。而fēnix系列,重点考虑的是户外恶劣环境,高强度的机身设计成为核心配置,在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大大增强。而Lily、Venu系列,更满足都市轻运动人群对于外观、日常智能功能以及健康数据的诉求。

考虑到细分领域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固然是好,而将这种考虑真正“变现”,才是检验一家企业的技术能力。在GPS领域的开拓进取,为佳明沉淀了坚实的科技基因,也带来了丰富的工程技术垂直整合能力,从研发、制造、销售到客服彻底打通,深入掌握材质、零组件及制程工艺每个环节,实现各个环节紧密协同,消除不同装置之间的干扰、实现功能优化。例如透过加速度计、陀螺仪与磁力计搭配共同使用,就可明确感测出本身移动的方向和角度等信息,上下楼梯、运动方式等,帮助 GPS 增加定位精准度。从而打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场景,创造精彩的产品科技体验。

这种垂直功整合能力在 fēnix系统中表现得淋漓精致。在户外探险场景中,续航能力尤为重要,确保在长时间的运动中,可以随时监控用户状态。为此,佳明首度引入了太阳能薄膜充电技术,为手表在户外使用场景中提供辅助充电功能,并结合其搭载的电源管理功能,续航最高可达120天(fēnix 6X),成为户外探险的重量级应用。

解码佳明:信心、初心与匠心,“GPS之王”的发展之路

而对于都市上班族的“轻运动”,佳明则将产品设计向消费者喜爱的智能时尚手表类型靠拢,数码产品体验感更加强烈,Venu系列采用了AMOLED屏的腕表,为用户带来更为细腻炫彩的视觉体验,并首次引入屏幕动画指导功能,动作细节尽收眼底。特别是都市青年在健身房中的力量训练,在Venu 2系列中增加了肌肉热力图,提前查看主要训练肌群,了解发力点,帮助消费者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解码佳明:信心、初心与匠心,“GPS之王”的发展之路

在2020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CES)上,fēnix 6X Pro Solar 和Venu两款智能腕表斩获CES创新大奖。彰显出佳明设计工程的创新能力,已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

另一个体现佳明匠心精神的是Garmin Connect App。打造专业运动级的大生态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短期很难看出效益。佳明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在线上,将用户终端设备的重要健康数据及条目存储、分析,可查看周度、月度和年度健康统计信息平均值、用户常用活动的追踪历史记录以及更多信息。而针对消费者的运动专业指导需求与社交分享,佳明软件生态中的Garmin Sports(佳速度)则可以根据用户水平量身打造训练计划、个性化指导建议。佳速度上还可以提供相关文章和视频,目前已成为全球运动爱好者重要的数据平台、体教平台与社交平台之一。

从信心、初心到匠心,在过去的30多年中,佳明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稳重前行。它不像乔布斯的苹果那样试图去改变与颠覆世界,也不像一些企业耀眼地划过天际,很快又泯然于众,始终都在按照自己的思路与节奏前进,步伐不那么快,但却那么稳重与沉稳,这是一条艰难却最有价值的发展之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