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结束的2021年,相继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无疑为运动健身行业带来了空前的政策利好。据公开数据显示,运动健身领域已在近5年累计融资超过600亿,占近15年总额95%之多。在欣欣向荣的健身市场中,尤以智能健身发展最为迅速,不仅诞生了FITURE这样的新兴独角兽,还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互联网行业的实力企业。近日,百度旗下的小度科技发布了一款名为添添智能镜的产品,正式加入了智能健身赛道的“百镜大战”。
科技圈的巨头都在布局?“百镜大战”将空前激烈
尽管智能健身赛道于国内兴起不过一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这股风潮早已吹遍了欧美亚多国市场。自Peloton和lululemonﻪMirror声名鹊起之后,还有被詹姆斯等众多体育明星投资的Tonal,被软银寄予厚望的Tempo,以及VAHA、OneThirdﻪMirror等多个新兴品牌先后崛起,在中国市场更是已经有了以FITURE为代表的数十家智能健身镜厂商,港台地区也拥有了KARA和乔山两个本土厂商。在此背景之下,有媒体冠以“百镜大战”的说法也就毫无意外了。
据最新的市场研报显示,全球智能健身设备的出货量将有望5年内达到2000万台,市场规模接近500亿美元,中国市场则将有望占据1/3左右的份额。正是面对这样的行情,包括Apple、Google、Amazon、刚刚更名为Meta的Facebook都在智能健身领域积极布局。在国内市场,一直保持领先的FITURE,也不断接受到了新厂商们发起的挑战。据透露,除百度之外,华为、小米、OPPO等公司也早已在技术专利和相关资源上做好了准备,智能健身赛道的竞争即将达到空前白热化。
借助双11大促的势头,目前以FITURE为代表的几个品牌智能健身镜的销量已基本赶上了划船机、椭圆机等传统居家健身设备。FITURE魔镜更是成为了天猫平台的十大人气运动用品之一,其用户总量更是已超3万人。百度选择此时进入市场也就来得正好了,一方面FITURE等头部品牌持续推进品类教育,令对智能健身镜有认知的消费者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在真刀真枪的市场竞争中,部分产品体验不佳的二三线厂商将逐步掉队并让出市场份额。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预测,智能健身镜的用户规模有望在明年达到十万量级,市场格局则将于同时初步形成一个稳定的多极格局,内容服务将成为竞争的关键。
在智能健身赛道,赢得竞争依然要靠“内容为王”
目前,智能健身赛道已基本完成了起步阶段,像FITURE这样的领先品牌甚至拥有了一个数万人规模的活跃用户群体,但大众舆论中仍有人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健身文化与欧美存在很大差异,健身人口渗透率仅5%,核心受众只是一小撮人;再加上人的惰性和健身的相对枯燥,智能健身镜想保证用户对设备的高频使用,进而实现其硬件销售+内容付费的商业模式会遭遇到严峻的挑战。
对此,有健身行业的资深人士认为,智能健身镜这一品类最大意义是通过这种居家便捷、科技赋能的模式去扩大国内的健身参与人群。FITURE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张远声也曾表示,课程内容的水准将是智能健身镜赢得用户认可的关键,毕竟健身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内容服务。不论是新锐势力,还是科技巨头,他们在智能健身这个赛道,都必须要对内容进行深耕。
纵观目前市面上各品牌的智能健身镜产品,从最早推出产品的FITURE括刚刚发布的小度添添在内,内容服务基本是通过四种模式来实现的:
一是像FITURE这样的新兴品牌,通过自建团队和内容工场的形式来打造与硬件功能高度融合的自制课程内容。这种模式的投入很大,但产出课程的品质也将因此保持高水平。
其次则是像小度添添这样,通过与第三方健身课程提供商的合作来为硬件产品输入内容。这种模式优点在于可以快速建立可观体量的课程库,但内容的定制性和与硬件的融合程度未必理想,极端情况下,甚至会是“千镜一面”。
第三是很多传统健身公司采取的模式,即将旗下已有的健身课程内容移植至硬件终端。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成本极低,但能否实现与硬件的高度融合也取决于厂商的技术实力,这往往也是这类公司的短板所在,其用户体验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
最后是一种比较激进的模式,即只打造核心的硬件功能,对内容采用完全开放的形式,甚至允许用户通过投屏连接来使用手机app的课程内容。这种模式的优点同样在于成本极低,但因为不具备任何内容上的定制性,实际上属于一块特殊的智慧大屏。
上述几种现行模式均有其优势,但从内容品质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完整性上来看,“FITURE模式”无疑更具差异化优势,能够避免“千镜一面”。这种看似有些太重的“垂直整合”,却是实现良好体验的最优选择。据了解,FITURE包括教练、课程研究和影视制作的整个内容团队以及内容工场都是在2020年自建启动的,目前已经完成了覆盖15大类超过2000节原创课程的上线,是各款智能健身镜中内容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甚至在整个运动健身行业里也是领先水平。
在不少从业者看来,部分厂商忽略了智能健身对内容专业性、定制性的要求,一味突出硬件和技术功能其实是本末倒置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产品最终只能从居家健身沦为在家吃灰的原因。智能健身想从长远赢得消费者的认可,真正实现让用户越练越爱练,高品质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好内容才会有好体验的共识之下,智能健身赛道对内容的重视程度正在变得空前之高。与此同时,下一阶段的竞争也将随着更多势力厂商的加入而不断升级,智能健身离成为千亿赛道也将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