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的机械臂上下飞舞,智能机器人有序穿梭,巨大的机械吊塔灵活运行……2022年“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已开启,全国各地的工厂正在用现代化工业“乐器”演奏着智能制造的“乐章”。
10月26日,在经济日报社主办的“2022特色产业带高质量发展论坛”中,京东自有品牌宣布围绕产业带启动“百大质造工厂计划”,未来三年内,将着力打造超过500个产业带品质示范工厂、推动工厂销售额增长超600%,为合作伙伴提供更稳定和长久的供应链服务,助力特色产业带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正如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自有品牌业务负责人王笑松所言:“作为一家兼具实体基因和数字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长期坚持‘以实助实’。京东自有品牌现已成为京东链接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的重要桥梁,不断推动优质产能和消费升级正向循环。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携手产业带优质工厂,把供应链打造成价值链,助力大国制造向大国质造迈进。”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自有品牌业务负责人王笑松
助力中国工厂
让优质产能“浮出水面”
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承担生产任务的工厂,则构成了产业一个个重要的“生命细胞”。但长久以来,品牌生动鲜活的在“前台”演出,工厂则在产业带“后台”默默耕耘。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一家典型的“耕耘型”制造工厂。2010年,麦格米特在国内率先布局智能马桶行业,十多年来已打造了从核心部件生产到整机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占到行业专利总数超60%。
但和很多制造企业一样,麦格米特虽在技术和生产能力上表现突出,却面临着对消费者需求把握难、自主品牌发展慢、以及供应链能力弱等问题。
基于京东自有品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京东京造通过C2M反向定制模式,指导工厂定义与设计新产品,打磨核心部件和整机功能,最终联合推出多款创新型智能马桶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较于配套完备的家居卫浴产业带,远在云南省凤庆县的滇红茶产业带似乎更加“原始”,不仅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制约着当地茶企发展,其还面临生产模式传统、缺乏品牌和渠道优势、对市场变化不敏感等困难。
2020年起,京东京造团队多次深入云南山区进行产业调研,挖掘本地优质茶厂,开展滇红品类的市场布局。在“农户+合作社+企业”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京东京造深度参与到振华茶厂的供应链建设中,不仅帮助振华茶厂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生产,还通过全链路的质量管理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让有机凤庆滇红走出茶马古道、走向更大的市场。
推动“大国质造”
三年内打造超500个产业带品质示范工厂
京东做自有品牌,并不打算靠品牌溢价获得超额利润,而是通过提升供应链效率和协同能力、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来获得收益。
正如王笑松所言:“我们的初心是通过产品定义的数字化、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库存管理的线上化以及渠道销售的精准化,进而推动制造业供应链的全流程现代化,帮助产业端降本增效提质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围绕产业合作,京东自有品牌致力和产业带工厂打造一种新型伙伴关系,通过“你做工厂,我做市场”的分工定位,让优秀制造企业专心做生产,其他部分由京东自有品牌来补足和服务。
首先,京东自有品牌通过C2M模式深度参与产品研发与设计,帮助工厂大幅缩短新品研发周期,提高新品的存活率。其次,京东自有品牌以直连产销的极短链路,助力工厂效率不断提升。第三,京东自有品牌还承诺为合作工厂提供严格的“刚兑”保证,遵循“不退货”、“不延迟付款”、“不让供应商亏钱”的“三不原则”。
“我们把与工厂的合作从交易模式变成了共生模式,我们愿意在供应商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帮助他们实现能力进阶,也希望工厂伙伴能够快速了解我们的用户需求,和京东自有品牌一起成长。”王笑松说道。
为此,京东自有品牌启动了产业带“百大质造工厂计划”,针对当下产业带工厂的痛点,京东自有品牌将整合京东集团的资源和能力,为其提供涵盖数据洞察、新品开发、产品质控、数字化转型等定制化支持方案。未来三年内,京东自有品牌将着力打造超过500个产业带品质示范工厂,助推制造业品质升级,加速国内优质产能释放;带动工厂销售额增长超600%,产业带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工厂外省销售额占比超85%,产业带优质产品辐射范围更广泛;工厂新品孵化SKU数量增长超800%,产业带创新能力加速提升;工厂生产成本降低15%、商品库存周转天数下降30%,推动产业带供应链进一步降本增效。
促进产业升级
助力特色产业带高质量发展
论坛现场,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还与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了《特色产业带质造升级趋势报告》。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介绍说:“从全球发展来看,当前制造业正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质造’大步迈进,传统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面临重塑,需要协同各方力量实现价值共创、共享、共生。依托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京东自有品牌从产业两端发力,赋能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价值链,通过创新、效率、品质等路径全面助力产业带‘质’造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赵子忠表示,无产业则无集群,无专而强的产业则无优而壮的集群。为进一步做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应有针对性地固链强链补链延链,畅通集群协作网络,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不断提升集群产业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打造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强劲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从多点发力,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例如,要适应新需求,精准聚焦高质量发展新方向;紧扣新技术,以数字化转型为导向形成供求高效匹配的新机制和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