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5月6日消息,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着陆在乌托邦平原南部边缘。该地区属于火星北半球晚西方纪低地单元,位于火星低纬度地区。据ITBEAR科技资讯了解,“祝融号”火星车已工作了超过350个火星日,行程约2千米,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探测数据。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使用“祝融号”搭载的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和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对“祝融号”着陆区的沙丘表面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该区域存在结壳、龟裂、团粒化、多边形脊和带状水痕等表面特征,以及含水硫酸盐、蛋白石和含水铁氧化物等物质成分。这些特征与降温时在含盐沙丘表面的降霜或降雪有关。含盐沙粒促使霜雪在低温下融化形成含盐液态水,随后形成风沙团粒乃至结壳,结壳进一步干燥形成龟裂。后期再次降霜降雪在结壳上进一步形成多边形脊和带状水痕等液态水活动痕迹。
据ITBEAR科技资讯了解,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对于探索火星气候演化历史,以及寻找宜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揭示了相对温暖、适宜的低纬度地区现代火星气候可出现更潮湿的环境,为未来寻找生命存在提供了关键线索。同时,研究也推进了在火星低纬度地区液态水地面观测证据的研究。
根据沙丘上陨石坑的统计,研究人员确定沙丘形成于距今约40-140万年前以后,结合水的三相图关系推定,在晚亚马逊纪的火星地轴大倾角时期,水汽从极地冰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