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5月9日消息,天文学家利用NASA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首次在太阳系之外观察到了一个恒星周围的小行星带。这个小行星带包含了三个嵌套的带,其中包括两个人类以前从未见过的内部小行星带。这项研究为人类对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据ITBEAR科技资讯了解,这项发现是由NASA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实现的。韦伯望远镜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太空望远镜之一,利用其高精度的红外线技术,可以穿透尘埃云层,观察到恒星周围的物质结构。
该研究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约230亿千米的恒星北落师门(Fomalhaut)周围的尘埃带。这个尘埃带被发现包含三个嵌套的小行星带,其中包括两个内部小行星带,这些内部小行星带以前从未被人类观测到。这些小行星带的结构比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要更为复杂。
小行星带是由大型天体碰撞产生的碎片形成的,这些碎片类似于小行星和彗星。这项研究表明,北落师门周围的小行星带的结构与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有所不同,这为人类研究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了一个大尘埃云,这可能是两个原行星体在外环发生碰撞的证据。该发现表明,北落师门周围可能存在一个非常有趣的行星系统,这为人类进一步探索系外行星系统提供了新的动力。
据悉,哈勃空间望远镜和赫歇尔空间天文台,以及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之前已经拍摄了最外层小行星带的清晰图像,但它们都没有发现其内部结构。而这一次,利用韦伯望远镜的高精度红外技而这一次,利用韦伯望远镜的高精度红外技术,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之外观测到了恒星周围的小行星带,并分辨出了其中的内部结构。哈勃、阿尔玛和韦伯准备联合起来对许多恒星周围的碎片盘进行全面观察,以加深对行星系统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图森亚利桑那大学的András Gáspár表示:“北落师门的尘埃带可以被描述为我们银河系其他地方发现的碎片盘的原型,因为它的成分与我们太阳系中的行星系统相似。通过观察这些环的模式,我们实际上已经可以开始绘制行星系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草图,如果我们真的能拍摄到足够深的照片来看到疑似行星的话。”
该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通过观测系外行星系统中的小行星带和碎片盘的尘埃结构,人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这项发现将进一步推动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