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创“芯”未来:三星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多维赋能Neo QLED 8K电视产品

   时间:2023-12-14 11:32:40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三星作为科技企业的领军者已连续17年稳居全球电视销售冠军,本年度发布的多款重磅新品受到了消费市场的高度认可。其中, Neo QLED 8K电视QN990Z更是将超高清显示技术与98英寸超大屏相结合,将高端化、大屏化的新趋势融入电视的创新理念中,为产品进化与消费者体验的提升开辟出宽广的增长空间。为三星Neo QLED 8K电视产品构筑起坚实技术壁垒的正是将独家半导体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所打造出的三星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该芯片通过不断优化算法,驱动电视硬件,激发其音画潜能,为用户提供了卓越的视听体验。

1702522822609075902.jpg

强势引领影像视觉“芯”体验

三星独家研发的8K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能够模仿人脑的认知方式来处理电视内容,其操作逻辑是通过学习、分析和理解数据,通过“拟人化”思考后,以神经元网络实现AI驱动的8K画质。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会从不同维度进行庞大的数据分析工作,其AI影像增强技术就是通过对画面内容的亮度、清晰度、黑暗区域、明亮区域、肤色区域等极为精细的分析继而实现有针对性地优化,提升画质表现,实现自动HDR重构,4K、1080P、720P、480P等图像数据库在经过细节纹理的智能修复与画面噪点的大幅度降低后,呈现出近乎8K画质的水准。

1702522897749047111.jpg

为了带给用户更加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三星研发出三维景深增强功能,通过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以“观看者”的视角预判人眼在整幅画面中的观看重点,在量子点矩阵技术Pro精确控制三星量子点Mini LED的技术加持下,使画面看起来更加饱满通透、鲜活立体。这对于芯片的瞬时处理能力要求是巨大的,尤其是在QN990Z电视这样具备3300万个像素点的8K电视上更是如此。三星Neo QLED 8K电视在核“芯”赋能下,为追求高品质画质效果的用户提供了“真8K”的沉浸观影解决方案,开启了瑰丽的8K视觉盛宴。

1702522917499011214.jpg

全新升级多维构建“芯”声域

在顶尖视效外,三星对音频信息处理能力也可谓是行业天花板级别。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通过赋能影院级音画追踪技术,能够基于动态音效实现全方位动作追踪,通过分析信号中的声音位置,实现声音与屏幕画面的精准匹配。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还能统筹三星Neo QLED 8K电视的多个扬声器共同发声,并针对场景环境,对声音进行清晰化处理,将细节感知传递至每个角落,丰富的声音层次与明确的空间方位感为用户带来更为沉浸和震撼的杜比全景声音效。

1702522937515059330.jpg

Q交响乐3.0技术更是三星的“独家秘籍”。三星Neo QLED 8K电视运用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能够将电视扬声器和三星条形音响精准同步,使二者同时发声,支持更高阶的音效算法和更大的数据流处理,给声音注入能量,让中高低音都能本色呈现,声音细节和动态更加完美,以饱满均衡、澎湃有力的声场为用户带来逼真的临场享受,让声音与情感同频共振。

1702522956156095525.jpg

智慧交互赋能精彩“芯”生活

万物互联时代,电视已愈发变为客厅的中心,其作为高端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产品升维战已然步入关键时期。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结合全新Tizen系统为用户搭建起多元又智能的家居空间,展现出精彩纷呈的家庭生活。

三星Neo QLED 8K电视兼容Tizen和Android应用,在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的加持下,全新Tizen系统运行更加流畅,能够实现秒开机且开机无广告,应用商店支持300多个应用下载。算力的大幅提升为生活提供了更多便捷性与舒适感,三星Neo QLED 8K电视支持远场语音、智能物联以及双视窗投屏工作,既为生活办公提供了更多动能,更为三星智家互联提供支持,轻松实现了全屋家居智能化。此外,三星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为游戏玩家带来了技术福利。以三星Neo QLED 8K电视QN990Z为例,芯片为该产品带来高达8K 120HZ的高刷新率,与强算力对应的是更快的图像处理、渲染速度以及更畅爽平滑的动态轨迹,让游戏玩家纵横驰骋巅峰之境,尽享极致竞技乐趣。

1702522982874034776.jpg

三星是推动8K电视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与引领者,使8K电视成为今后客厅电视发展的主流趋势,而神经元量子点处理器正是寻找电视性能提升的新技术突破口。未来,三星将持续发力新产品和新技术,以更优质的芯片为技术核心,探索更先进的显示方案,引领客厅智慧生活浪潮,使电视真正成为家庭娱乐的中枢。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