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崛起,为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全新赋能。直到今天,几乎没有人会否认:AI的时代注定会到来。换言之,智能化是时势使然,绝大多数企业都要考虑如何搭上这趟时代列车。
11月29日,2023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目前,67%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机会或已经开始进行相关资金投入,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已经迈入加速阶段。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成为智能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其中,以光成像、光显示、光感知为核心技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正在快速扩容,并加速提升在各个行业的渗透度。
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14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3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8%。
2023年年初,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作为AI硬件的终极表达之一,机器人是多个技术的高度整合,复杂度极高、对软硬件均有着极高要求,与各个行业场景的融合落地,也是业内持续探索的重中之重。
在智能机器人赛道,作为AI机器人+行业智慧服务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小笨智能,在垂直领域的突出表现堪称典范。
专注垂直细分领域,做“精准”的机器人
小笨智能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通过AI赋能云管端的模式,为企业客户提供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及云端平台服务。
与许多自研大模型、剑指大而全C端市场的科技企业不同,小笨智能一直专注于某些细分垂直领域,包括展厅讲解、医院导诊、政务大厅等。
当前,小笨智能旗下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系列:具备智能交互的机器人“智系列”、替代单一工种的工具类机器人“慧系列”,以及针对铁路系统的特种机器人。
“智系列”主要应用于政务大厅、银行、科技馆、博物馆,用于迎宾接待,提升服务形象与服务质量。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替代讲解专员,为企业及事业单位的展厅提供智慧化的讲解方案。
“慧系列”用于消毒、清扫、商超盘点等场景,包括智能盘点机器人、清扫机器人以及消毒机器人等。比如在疫情期间带着消毒机器人奔赴抗疫一线,替代消毒员对各个室内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工作——为此,小笨智能还拿到了工信部的表彰信。
而针对铁路系统的特种机器人,则将小笨智能在“精准场景”下的洞察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产品落地从事的是高铁外皮清洗、底盘巡检等工作——在鲜为消费者所知的幕后,从事着特定的工种。
可以看出,在这些垂直领域里打造出有价值的机器人产品,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正是小笨智能的发力点。换言之,精准的应用场景与务实地实现落地,也正是小笨智能的底色。
从“有用”到“好用”,做“务实”的机器人
当前,尽管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但消费者对于智能机器人的感知并不直接与明显。
比如酒店送物机器人只能替代部分重复的、机械性的工作,并未能从根本上为商家降本增效,反而沦为打造酒店差异化服务的噱头。
对于小笨智能来说,只有深入理解场景需求,才能打造出一款对该场景真正有用的产品。一款机器人产品不仅要有用,还要好用,能够务实地落地,解决行业的具体需求。
以展厅讲解场景为例,具体而言,在人机交互中,小笨智能讲解机器人能够基于大数据建立起针对用户对话的行业/领域识别、意图识别模型,同时结合“5G云端大脑”,能够实现轻松智能问答、语言推断、情感分析、语义相似度、命名实体识别等,准确的与观众进行1V1、1V多的多轮对话。
当然,最核心的,是小笨智能机器人的“讲解”优势。相较于讲解员,机器人的长期成本明显更低,而后续的业务培训则几乎只需要一次学习,能大幅缩减展厅的人员成本与优化管理。甚至能够实现整个展厅声光电一体控制,从而提升讲解效果。
而在铁路清洗场景中,传统做法是用人工拿拖把、高压水枪去冲,25个人洗一个8节标准动车组的时间大概45分钟左右,而使用小笨智能机器人,能达到“1台设备+2个人”在20分钟之内完成全列高铁外皮清洗工作,其优势不言而喻。
此外,小笨智能还可以依托成熟的软硬件技术对各个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实现专属定制,例如为为进博会定制“进宝机器人”;为美的集团定制“美的熊机器人”等等,通过平易近人的IP形象拉近与客户的亲近感。
“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提出服务机器人如果要解决客户刚需价值必须要走定制路线的企业。”小笨智能CEO杨鹏表示“我们希望在这些垂直领域里打造出有价值的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够实实在在的在客户使用的场景中解决问题,而不是一个纯噱头产品。”
从“云管端”到“定制项目标准化”,小笨智能加速猛跑
2018年,小笨智能提出“云管端的机器人”概念,并坚持至今。
这意味着,小笨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标准产品具备远程交付的能力,只要机器人到了客户现场,客户拆包、开机即可,而由工作人员打开电脑连接机器人,远程对整个设备进行交付控制。
“比如展厅的讲解内容发生变化,他并不需要去展厅打开机器人插上USB对机器人进行更改,只需要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连接机器人主机,直接在云端服务器上面进行业务逻辑编辑,编辑完直接下发,下发完就结束。”杨鹏举例道,“这样可以极大程度降低我们对于后期铺量时所带来的运营交付成本和售后成本。”
由这套概念衍生出的产品技术架构,令小笨智能的产品变得“轻量级”,从而实现交付效率的提升。
此外,对于一家to B企业来说,小笨智能专注于实现客户的各类定制化需求,并基于此,提出了“定制项目标准化”的概念。
多年来,小笨智能在技术研发上持续不断地投入,在AI智盒、室内无人驾驶技术、室内导航技术、NLP算法和视觉识别算法等领域沉淀出了累累果实,且从产品的工业设计,再到硬件研发、业务软件系统打造和批量生产制造都能够一体化完成。
这些技术与能力构建成了小笨智能的“标准化模块”,并且支持功能深度定制、支持二次开发,比如软件业务系统的定制及外壳形象的设计和生产等,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因此,小笨智能得以极大提高产品研发效率与落地实用性。
2019年,小笨智能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完成60台进博会定制机器人现场部署的工作。
2020年初,小笨智能在春节期间花了两个小时,决定实现消毒机器人量产工作,其消毒机器人迅速由运营交付人员带着设备和防护服运行在了武汉现场。
如今,小笨智能早已构建了覆盖工业设计、结构设计、智能硬件研发、智能软件开发、AI服务能力、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并服务超过10000家政企、医疗、机场、高铁等企事业单位,且根据北京公交集团、大兴机场线、美的集团等众多龙头企业IP形象,为他们打造出专属定制服务机器人,受到高度认可。
当前,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机器人行业疾速发展。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3)》指出,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74亿美元,5年平均增长率达22%,2022年服务机器人规模达65亿美元,2023年将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销售收入计算,2022年的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516亿元,预计2022年至2028年,该领域的复合年增长率达23.5%的高增长。
加速猛跑的机器人行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与时俱进的行业需求,如何能围绕全行业场景需求,深入分析传统行业面临的痛点,将成为赛道玩家的破局之道。
诚如《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要“……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
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与各行业创新融合,聚焦客户需求,赋能行业应用,也许会是最为宽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