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那暖阳照耀着大地,唤醒了沉睡一冬的生命。天气慢慢变暖,人们也逐渐脱掉厚重的冬衣,这时候,“春捂秋冻”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春捂,到底要捂哪里呢?
一、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春捂秋冻”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智慧,意思是说: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冻一点,有利于身体健康,不容易生病。
“春捂”,是指春天气候乍暖还寒,早晚及室内外温差大,加之常有春寒侵袭,若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因此春天尤宜注意防风保暖,衣服宜渐减,不宜骤减。
通过“春捂”的方式,人体能够逐渐适应气温变化,提高自身抵抗力,预防疾病。但是过犹不及,“春捂”也要讲究一个度。
二、“捂”哪里呢?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可是,具体要捂哪里呢?“捂”的方法和位置都很有讲究,不只是“不减衣服”这么简单的事。
1、大椎
也就是我们的颈部,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建议根据温度戴好围巾、帽子。
2、腹部
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3、腰背部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出现腰部酸软怕冷、尿频、易于疲劳的症状。早春的时候要少露腰。背部受凉会容易导致感冒。
4、脚部
寒从脚起,脚在人体最低位,血液循环也比较差,容易被寒气入侵,引起头晕、畏寒等。因此,袜子、鞋子需要穿得暖和些。
三、怎么捂?
福气多的电热披风(肩颈背心),采用国外先进的温热控制技术,开机后通过玉石珠传导热量,帮助缓解肩、背部的疼痛和僵硬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疲劳。且均匀发热;而且加热之后也不会过分闷热,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随意调节温度,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电热披风的前襟和后背还贴有天然的岫玉片,加热后对前胸部的乳腺组织和后背都有一定的好处。
通常,春分之后的10—15天,就是春捂的时间,老人、孩子和体弱多病的人,可以适当增加春捂的时间,两周左右。
当然,春捂也要视具体温度来定。如果昼夜温差大于8℃,且气温还没有持续稳定在15℃以上,就应该适当捂一捂。如果气温已经高过了15℃,那就要及时减少衣物,否则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也对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