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高校围墙“消失”?北邮校长徐坤揭秘AI变革!

   时间:2024-08-10 17:05:15 来源:ITBEAR作者:吴婷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TBEAR】8月10日消息,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高校如何顺应时代变革,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就这一话题接受了人民政协报的专访,分享了他对于高校改革的深刻见解和实践经验。

徐坤委员指出,当前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全面渗透到各行各业,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却仍面临以学科为边界的专业分化问题,难以跟上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他强调,“人工智能+教育”将推动传统“千人一面”的培养范式向“千人千面”的个性培养范式转变,这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ITBEAR了解,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高校改革,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了第22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进行了深入讨论。会上,徐坤委员以“以人工智能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改革”为题作了发言,分享了北京邮电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改革方面的创新实践。

徐坤委员介绍,北京邮电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打造了集智慧教育应用、产教供需对接、科教实训实践、创教开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教大模型创新平台。其中,“码上”智能教学平台和“邮谱”智能学习平台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师生提供了个性化、启发式的编程教学服务和高效的知识点串联学习体验。此外,秋季学期即将上线的“邮大师”智能学伴平台,将为学生提供陪伴式、个性化的一对一问答服务,助力学生成长。

徐坤委员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高校应探索培养勇闯“无人区”的拔尖创新人才,即能够用不明确的“知识供给”满足不明确的“社会需求”,融“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需要具备创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设计思维、系统思维等关键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北京邮电大学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打造面向未来的育人体系,助力学生从“知识存储型人才”向“能力迭代型人才”转变。同时,学校通过破知识边界和破院系边界的方式,推动传统优势学科与数字化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全方位人工智能赋能的育人体系,培养学生复合能力。

徐坤委员还指出,人工智能不仅为受教育者追求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更为学校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他鼓励学生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开拓市场,将无限的想象力与技术的生产力充分结合。

对于高校教师的成长发展,徐坤委员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推动传统教学观念向未来教学理念转变,运用人工智能助力自身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能力激发者、情境创设者等高阶育人角色转变。

在对话中,徐坤委员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积极态度。他认为,拥抱人工智能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个人跟随时代发展脚步的必然选择。他强调,面对人工智能的飞速迭代,人们应以开放心态去接受时代的演进,充分挖掘自身与人工智能相区别的比较优势,发展好、利用好“工具”,这是高校教师及高校所培养的未来时代创新主力的学生们无法推脱的时代使命。

徐坤委员的见解和实践经验为高校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他呼吁各界共同努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勇闯“无人区”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