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千帆星座组网成功!卫星互联网,商业化要“起飞”?

   时间:2024-08-10 23:16:16 来源:ITBEAR作者:周琳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TBEAR】8月10日消息,近年来,卫星互联网领域逐渐成为投资界的新宠,吸引了大量市场资金的高度关注。据统计,自今年年初以来,卫星互联网板块指数涨幅已显著超过35%,其中,上海瀚讯(300762)、纳睿雷达(688522)、航天智装(300455)等多只个股表现尤为抢眼。

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其显著的产业化进程支撑。例如,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近期成功发射了“千帆星座”的首批18颗组网卫星,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化进程的正式启动。按计划,“千帆星座”将在2027年底前部署总计648颗卫星,以实现全球网络覆盖。与此同时,中国星网公司也在积极推进GW星座项目,旨在打造一个由1.3万颗卫星组成的庞大星链。

据ITBEAR了解,官方已释放出改革信号,拟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以更好地支持民营电信企业的发展。这一系列动态显示出,无论是商业化进程还是政策支持,卫星互联网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面对欧美等领先玩家的激烈竞争,国内企业能否跟上这一发展步伐,仍然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的背景下,卫星互联网凭借其低延时、广覆盖以及安全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各国加速部署的重点领域。特别是低轨卫星,因其低延迟、高带宽、低成本等特性,已成为卫星互联网部署的最优选。据统计,全球在轨卫星数量已超过1万颗,其中低轨卫星占比超过85%。马斯克的“星链”卫星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星通信系统,其在轨卫星数量已超过4500颗,先发优势显著。

面对国际竞争的激烈态势,我国自2018年起开始大规模布局卫星星座计划,并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随着“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商业航天也迎来了批量组网发射的新纪元。预计未来10年内,我国将发射超过2万颗低轨卫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万亿元,有望成为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

卫星互联网的产业链分工明确,上游卫星制造中,载荷和平台的成本各占半壁江山。在卫星发射环节,火箭成本占比最高,而火箭可回收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有力推动卫星互联网的发展进程。目前,我国卫星制造端的主要企业包括航天科技集团、中科院以及一些民营卫星公司。从今年上半年业绩来看,中国卫通(601698)表现尤为突出,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54%。然而,并非所有相关企业都如此幸运,如和而泰(002402)虽涉足卫星互联网领域,但其相控阵T/R芯片业务收入占比不到5%,业绩增长显得较为乏力。

值得注意的是,地球近地轨道能安全容纳的卫星数量有限,约为6万-10万颗。然而,各国和商业公司提出的发射计划已远超这一上限。因此,无论是出于国际竞争的需要,还是6G通信等下游市场的驱动,我国都在奋力追赶。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