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这一步,全球卫星互联网或将改写?

   时间:2024-08-11 22:04:07 来源:ITBEAR作者:赵磊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近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组建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8月6日,随着“千帆星座”的首批18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这一里程碑事件彰显了我国在卫星互联网技术领域的雄心壮志。

作为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千帆星座”项目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低延迟、高速度、高可靠性的卫星互联网服务。按照规划,该项目计划在今年内发射108颗卫星,并着眼于未来构建一个由超过一万颗卫星组成的庞大组网系统。

此次发射任务于8月6日14时42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进行,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加速组建低轨卫星互联网是实现新基建使命的核心环节。低轨卫星,即轨道高度在2000千米以下的卫星,相较于高轨卫星,具有低时延和易于实现全球覆盖的优势。目前,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项目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发射超过6800颗卫星。

然而,低轨空间的卫星容纳量有限,地球近地轨道仅能安全容纳大约6万至10万颗卫星。卫星轨道和频段资源的获取遵循“先登先占、先占永得”的国际原则,这使得全球低轨卫星资源的竞争异常激烈。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都规划了宏大的低轨卫星互联网组网计划,其中“星链”项目就计划部署4.2万颗卫星。

据ITBEAR了解,我国于2020年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并将其提升至国家战略性工程的高度。目前,我国多家公司在国际电信联盟(ITU)申报的卫星总数已超过5万颗。鉴于全球各国申报的卫星发射计划总量远超地球轨道容量,而实际部署的卫星数量尚有很大差距,我国卫星互联网仍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抓紧落实计划、加快卫星组网是完成新基建使命的现实选择。

从商业航天的角度来看,卫星互联网的建设是开启新时代太空经济的黄金号角。卫星互联网不仅作为地面通信网络的补充,成为解决偏远地区“无互联网”通信盲区的重要手段,还在应急通信、公共安全、海洋科考等特定场景中展现出突出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通信的畅通无阻。

此外,卫星互联网还拥有广阔的技术前景和产业纵深。作为6G技术的支柱之一,星地融合将助力6G通信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的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未来,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都将与卫星互联网紧密相连。同时,用数以万计的卫星组建卫星互联网将形成巨大的产业生态,拉动卫星制造、地面服务和卫星运营等多个商业航天环节,并有望加速推进手机终端、自动驾驶、防灾减灾、物联网等相关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尽管卫星互联网的未来充满无限想象,其建设也将推动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周期,但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需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卫星的低成本大批量生产难题,并突破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以降低发射成本。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参与国际卫星标准制定工作,争取卫星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并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卫星互联网的国际影响力。

千帆竞发,奋楫者进。中国卫星互联网的金光大道,将由生产线上批量制造的一颗颗卫星共同铺就。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