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挖到国宝不上交?博物馆的宝藏真相:考古只是冰山一角?

   时间:2024-08-19 11:20:28 来源:ITBEAR作者:刘敏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有关文物归属的话题再次引发了社会关注。在许多人心中,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幻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在田间地头意外挖到了国宝,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然而,现实往往与想象大相径庭。

据ITBEAR了解,不少人在意外发现文物后,最初的想法往往是希望将其留在自己手中,作为珍贵的收藏或传家宝。例如,在江苏盱眙县马湖村,一位名叫万以全的农民在挖水渠时,意外发现了一件西汉时期的文物。起初,他打算将其留作私藏,但经过18天的考虑后,最终还是选择将其上交给了相关部门,并因此获得了300元的奖励。

另一个例子来自新疆的马忠,他在地里挖到了一个瓷器,并试图将其隐藏。然而,最终他还是被乡亲们举报,并在一个星期后主动上交了这件文物。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在最初选择保留文物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上交呢?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与我国的文物保护法密切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均属于国家所有。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山上、田地还是湖泊中出土的文物,其所有权都归属于国家。如果个人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意外发现文物,并选择在第一时间保护现场并通知相关部门,那么其行为将不构成违法犯罪。然而,如果个人选择将文物据为己有而非上缴给国家相关文物收藏单位,那么其行为将构成非法占有,必须依法返还。

此外,文物保护法还明确规定,禁止倒卖文物。一旦个人挖到文物的消息走漏,相关部门将迅速采取行动。面对持续的关注和调查,许多普通人往往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频繁的电话询问、上门拜访等,都会让个人感到不堪其扰。在这种种原因下,许多人最终选择将文物上交,以求得内心的安宁。

综上所述,虽然发现文物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法律的约束和社会的关注往往使得个人难以将其留作私藏。在种种原因下,上交文物成为了许多人的唯一选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