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帝王墓频遭“离奇挡门”,考古队三度遇阻,背后真相何在?专家束手无策!

   时间:2024-08-20 12:30:32 来源:客多文史作者:陈丽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历史中的盛世王朝并不多,“康乾盛世”称得上其中佼佼者了;所谓“康乾盛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王创造的伟业,这里单说乾隆。乾隆在今天看来颇有争议,有人说乾隆处于“盛世的尾巴”,不过是前两代君王的继承者而已,甚至有朋友说“十全老人”徒有虚名;不管怎么说,乾隆五次大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银,人口大幅增长破亿,版图旷古绝今等,即便其死后还发生了三次“离奇事件”。

乾隆,其实是清高宗的年号,本名“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六十年;说明一下,乾隆并不是死后将皇位传给子孙,而是其寿命太长,主动“让位”给儿子,自己则做起了“太上皇”。这么算下来,乾隆让位后又“训政”了数年,其实际统治时间应为六十三年零四个月;由此,乾隆成了五千年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寿命也最长的皇帝。

公元1795年,八十九岁高龄的乾隆皇帝终于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卒于“养心殿”内,后葬于清东陵之“裕陵”;裕陵也是他自己选的葬地,史料中还有“乾隆巧点金井穴”的记载,真假与否暂且不提,至少从侧面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才高八斗”。据说乾隆登基后和其他君王一样,马上开始筹划自己的身后事,一次他亲自来到清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实地考察;乾隆帝可不是泛泛地看一眼风景,其才高八斗,博通古今,对堪舆定穴之术也颇有研究。

就见胜水峪龙踞虎盘,含华毓秀,龙脉绵延,土质无沙细腻;乾隆见状龙颜大悦,遂取下手上扳指,孔眼朝天的埋入选好的“龙穴”土内。此事轰动朝堂,最为紧张的是执掌堪舆卜算的“司天监”;第二天,乾隆帝果然让司天监再到胜水峪选择吉地,“监正”更是紧张得不得了。直白点说,古代皇帝至高无上,如果司天监选择的墓地不合乾隆的“扳指”,那就说明现任“监正”才疏学浅,轻则罢官,重则掉头;如果司天监选择的位置正合乾隆的“扳指”,那也说明“当今天子”才高八斗,博学广知。

当时的司天监监正吓得满头大汗,选址慎之又慎,颤颤巍巍将一根“令签”插入土中;乾隆帝马上令人扒开浮土,就见“令签”不偏不倚的正好插在扳指的孔眼内,群臣歌颂“天子才高”。至此,乾隆八年开始动工,历时九年,气势恢宏的“裕陵”终于告竣;强调一下,虽然裕陵是乾隆亲选的万年吉穴,但终究没能保佑大清长久,到了近代还是被乱兵给盗发了。

熟悉历史的朋友或许知道,盗发裕陵的是孙殿英,1928年也引出了第一次“离奇事件”;史料记载,兵痞连续挖开裕陵前三道石门,最后一道门却怎么也打不开。一怒之下动用火药,终于将第四道门炸开,出现在眼前的情形令人“不寒而栗”;墓室内原有五具棺椁,其他四具仍旧陈列在棺床上,唯有乾隆的巨大石棺“走”下棺床,也正是它在挡门。

此事一出遂引发巨大轰动,民间各种神鬼流言层出不穷,此后有清朝遗老赶往裕陵收拾残局,乾隆棺椁被重新安置在棺床上;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当时天下大乱,游兵乱勇到处都是,一帮土匪想要“捡漏”。简单地说,土匪很容易打开前三道石门,到了最后一道门时居然又打不开了;也是“捡宝”心切,由于第四道门仅是草草修补,这次土匪干脆将其强行砸碎。

等土匪一涌而入,安置在棺床上的乾隆棺竟椁再次移位,仍是它在“挡门”;如果说上次棺椁移位勉强能说成“巧合”,但这次遗老们明明将棺椁重新安置在棺床上,再出现“棺材挡门”就真没法解释了。这可吓坏了土匪,胆小者跪地祈祷,胆大的转身就逃,一场声势浩大的“捡漏”运动就这样变成了一出闹剧,遗老们只好再次收拾裕陵。

说到这或许有朋友对此不屑一顾“简直是胡说八道,不过是坊间传说罢了,今天的考古专家才不信这些呢”,关键就在这里,考古队居然又遭遇了一次“灵异事件”。1975年,一支专业考古队再次打开裕陵,和之前的情况类似,前面三道石门都没问题,到最后一道门时怎么也打不开;无奈之下,考古队同样选择了爆破,结果仍然是乾隆棺椁在挡门。

这场横跨数十年的“灵异事件”再次引起轰动,为了给出合理解释,专家分析:墓室内原本存在大量积水,乾隆棺椁就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在门外抽水的过程中,由于墓室内的水位下降和吸力,乾隆棺椁就“漂”到了石门背后,由此才给人一种“挡门”的错觉。乍一看,这种说法似乎合情入理,但仔细想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首先,乾隆棺椁可不是一般的平民木棺,而是一副巨大精美的石棺,能将以“吨”为重量单位的石棺浮起来,墓室内原本得有多少水才能达到如此巨大的浮力?

不仅如此,乾隆贵为帝王,墓室在建造时就进行了特殊处理。或许是古人已经考虑到地震、水灾等特殊情况,因此“棺床”四角都有卡石,正好将乾隆棺椁固定在内,这就保证了遭遇地震、洪水等,棺椁不会移位,为保万一还有四块沉重的“龙山石”以增加重量;理论上说,别说墓室内的积水,就是人为故意破坏也很难把乾隆棺椁弄下棺床,那就更别说自己“走”下来,然后找到挡门的精确位置了。

对此,民间开始盛传“乾隆地下有知,不让贼人进门”的说法;可考古队不是“贼”,乾隆依然“不让进门”又是为了什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