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楼兰古墓惊现精美丝绸!中原丝绸如何改写西域文化?一探究竟!

   时间:2024-08-22 13:05:21 来源:老生说史作者:周伟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举世闻名的楼兰故城遗址位于罗布泊西部,地处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里出土的木器、毛织品、丝绸、铜器、简牍、纸质文书、钱币等文物,是研究新疆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最为精美、研究价值较高的是楼兰故城遗址出

土的大量丝绸。最近,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将一批珍贵文物移交给自治区博物馆,其中就包括若羌县楼兰故城遗址出土的精美丝绸。

当我们近距离观察这些丝绸珍品,发现其虽然保存不够完整,但图案却很清晰,表现出浓郁的中原风格,是古代西域与中原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证。

楼兰古墓出土的精美丝绸——织锦

上世纪初,英国人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瑞典人斯文·赫定、沃尔克·贝格曼对包括楼兰遗址在内的新疆各地遗址进行了疯狂的盗掘,盗走大量楼兰织锦。1979—198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进入楼兰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发掘。

除了发现汉文木简、佉卢文简牍、五铢钱、漆器、铜器、木器和装饰品之外,还发现了很多精美的丝绸。在楼兰故城LC墓地清理和发掘了一批文字织锦。

包括有“长寿明光”锦、“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登高富贵”锦、“广山”锦、“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永昌”锦、“泽”字锦、“长乐明光”锦、“续世”锦、“年”字锦、“万”字锦等。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为东汉时期的珍贵丝绸。长24.5厘米,宽52厘米,现存左幅边。纬线一色,经线用褐、黄、蓝三色显现变形图案化瑞兽纹饰和吉祥用语,纹路十分细腻。

纹饰上下排列,从右至左第一列为头向左侧、伸首张口的虎;第二列为向上侧立的鸭形禽;第三列为伸颈身上有斑点的豹形动物;第四列为右向张爪的龙。

第五列为右向低姿带翼的神兽,其上方或下方有图案化的对鸟;第六列为奔跑状回首张口的神羊;第七列似为头向前伸的乌龟和向左行走状带翼有角的辟邪。

长56.5厘米,宽14.5厘米。图案以穗状云气为骨架,其中穿插奔跑的神兽,在云气和动物纹间,织有隶书汉字铭文“延一件极具中原特色的织锦,长37厘米,宽22.5厘米,出土为两件,经拼合成一件。

以云气为骨架,云气似山峦起伏,象征仙山连绵不断;云山之间分布着登山的熊、回首的虎、似豺狼的小兽、高立云端的朱雀和体态雄壮身插双翅的应龙。

虎狼之间,织有“长寿明光”四个隶书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字。

考古人员还在楼兰遗址中发现了“长乐明光”锦,与“长寿明光”锦风格十分相似。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秋,建明光宫于长安城。

《汉书·元后传》:“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三辅黄图·甘泉宫》:“武帝求仙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

晋陆翙《邺中记》中记载,后赵石虎织锦署中有“大明光”和“小明光”两种织锦,楼兰发现的“长寿明光”锦无疑是这种织锦,“长寿明光”涵义十分明显,就是希望人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也是一件珍贵的东汉织锦。残片长53.4厘米,宽15厘米,采用表、里经纶流浮起显花的方法,

经线共四色,其中深青、浅褐、赭石三色经丝通幅用,另一草绿色经丝则分区牵入。波浪似的云纹,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受。

长有三只脚的鸟儿头向左侧,右侧为长有双角带翼的天禄,左为站立状的山羊;向左腾空回首的老虎,皆有序排列,其间年益寿长葆子孙”八字。

这类织锦是典型的汉式云气动物纹,在当时被称为五色云锦,表现的是当时人们想象中的天上仙境,铭文中也寄托了人们对子孙的祝福。

“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是著名的古代中国内地丝绸,残片长22.8厘米,宽34.3厘米。

深蓝色底,黄、棕、绿色经丝显花。图案以卷曲的变形云气纹为骨架,配置龙、虎、天禄等瑞兽,“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隶书铭文上下排列。

织锦上各种动物生动活泼,“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云气纹路充满神秘气息。这种带有“国庆”字样的文物,在全国也十分罕见,因而显得十分珍贵。鸟兽纹锦除了带文字的织锦外。

考古人员在楼兰古墓里还发现了一些鸟兽纹锦,这些织锦上的动物形态各异,充满活力。

如楼兰故城LC墓地出土的鸟兽纹锦,长22.4厘米,宽10.7厘米,黄色为底,蓝色经线显花。

图案以简体山云纹为骨架,填有各种动物。左侧残存豹的后半部分,中央为向右奔状、回首张口、竖尾的虎或麒麟,右侧为一头垂尾、左向立的鹿形动物,无角,身有圆斑,头部较大,应该是一只幼鹿。

还有向左的长尾状禽,应鸟兽纹锦汉晋时期是一只山鸡的形象。这件丝绸,虽然较为残自汉地绣工之手。

锦袋上方为原色绸衬的一部分,边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缘打折并缝成穿带之缘,内穿丝绸系带。新疆织刺绣有3000年的历史。

但丝绸刺织锦为墨绿色重平组织显横纹绸,其上用锁绣法,绣织物在战国时期才出现,而且来自中原地区。红、黄、蓝、绿等色的圆点及卷草形线纹当年斯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收藏着一只。

巴文·赫定还在楼兰古墓里发现了一件卷云纹刺绣丝土的约为汉晋时期的刺绣手套,以白色细绢为材,织品,长8.5厘米,宽8.5厘米,红底上锁绣交错排周身采用锁绣工艺刺绣云气纹。局部纹样采用同列心形纹和涡卷纹。

色系深浅三色丝绒刺绣,形成渐变色彩,极富巧思。手套所运用的锁绣针法为汉代典型刺绣针法,二、楼兰织锦的文化艺术特征所绣云气纹也是汉代最为常用的刺绣纹样。

应是出楼兰古墓出土的织锦上除了文字之外,云气纹、瑞禽纹、瑞兽纹、植物纹、几何纹常常相互交错出现,构成了丰富多样的图像,反映了汉晋时期中国丝绸纺织艺术的高超水平。

楼兰出土的刺绣织锦数量不多,但从图案来看,表现出了中原与西域相互融合的特点,刺绣云纹是典型的中原风格,而卷草纹则来自西域,是西域艺术与中原艺术相融合的典型例证。

织锦上的祥禽瑞兽

楼兰织锦上祥瑞动物纹饰异常的丰富,有传说中的龙、凤、朱雀、麒麟等,还有现实生活中的虎、豹、鹿、羊、大雁、山鸡、乌龟等。“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上的大雁纹呈飞翔状。

两翅和嘴张开,头颈部呈俯视状,穿插于云气纹之间;而“永昌”锦上的神鸟——三足乌图案,其形象与文献记载的完全吻合,尾巴上扬,三足踏地处于自然状态。

龙纹是中国古代最吉祥、最神圣的纹饰,这种纹饰在织锦上出现,是图腾标记的象征,有些还有神灵崇拜的意味。“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上的龙纹,张牙舞爪的形态清晰可见。

综上所述,楼兰遗址墓地发现的织锦数量多,而且织锦上的各种图案和汉字铭文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谈到的楼兰织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楼兰发现的织锦无论是织造工艺还是文字艺术风格,都与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织锦十分相似,都以纬线用一色,经线用二至五色显花的经锦织造法织成。

学者们对楼兰遗址发现的织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这些织锦作为商品由内地大量输入到西域地区,产地可能是四川。

蜀锦织造对古代锦业发展和繁荣产生过巨大影响,西汉扬雄《蜀都赋》记载:“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

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122年张骞曾在大夏(今阿富汗)看到市面上有蜀布、邛杖等中国商品。

他通过询问当地商人,得知这些商品“从东南身毒国(今印度),可数千里,得蜀贾入市”。两汉时期,蜀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再由西域传入印度等地,唐初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考古资料表明,中国丝绸织造有5000多年的历史,到了汉代,中原内地丝绸织造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逐渐传入西域广大地区。汉代的养蚕、缫丝、织绸技艺已十分先进。

从山东、江苏、四川等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即可见纺车、缫车、调丝、并丝、织机、染具等实物图像,这充分反映了汉代纺织业的高度发展状况。汉代丝绸品种主要有锦、绮、绣、绫、罗、纱、绢、染缬等。

锦是汉唐时期国人最为珍视的纺织品,《释名·释采帛》:“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为尊者服之”。古人把锦的价值与黄金相提并论,可见它是很贵重的。

汉朝中央政府喜欢将丝织品赐给西域各国和少数民族首领,其中不乏锦这种高级面料。《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赐给匈奴单于“黄金锦绣,缯布万匹”,又赐“彩缯千匹,锦四端。”

结语

锦作为一种高级面料,在西域更是一种贵重物品,只有西域当地君主和上层贵族才用得起,平民难以企及。举世闻名的古迹楼兰故城,是连接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枢纽,是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国所在地,东汉时成为西域长史府所在地,后为鄯善国所灭。公元前60年汉朝统一西域后,中原的丝绸、漆器、五铢钱、铜镜等物品的传入楼兰,对西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阿不来提·赛买提。楼兰古墓出土的精美丝绸[J].新疆艺术(汉文),2021(02):4-8.

[2]张勇。楼兰两汉织物艺术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8(03):2-13.

[3]禚艺。"沃野织锦,景景如画"兵团日报(汉)2023-07-13,009,特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