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内蒙古发现神秘古墓,墓主人戴着黄金面具,竟是外甥女嫁给舅舅

   时间:2024-08-27 19:47:48 来源:荒沙历史作者:赵云飞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1986年,内蒙古通辽,为了修建一个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水库,村民们开着推土机在青龙镇取土。没想到,居然发现泥土之下竟然有一座诡异的古墓,而墓内居然是一对男女戴着黄金面具。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对男女居然是16岁的外甥女嫁给了34岁的舅舅。

当时,村民们正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推土机却突然发出了哐当一声,竟然是本该是泥土为主的土层里掺着一块青石板。村民们放下了手中的农活,纷纷围了过去,却见这青石板有点不寻常,居然画着血红色的壁画。

就在村民们七嘴八舌之际,几个年长的老人站了出来,直言可能是祖宗们的墓地,我们不能乱碰,还是先把事情往上报吧。很快,当地的通辽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赶往了现场,经过初步勘探,发现确实是古墓,而且是一座辽代古墓。

又过了一日,一支准备齐全的考古队来到现场,开始了墓道的清理工作。这时候,一个考古队员的手电筒照向墓道时,发现墓道的墙壁上竟然刻着内容极为丰富的壁画:

一个留着平头发型的男子,脸上蓄着小黑胡,身着蓝色服装,手上牵着一批装备精良的马匹。从这位男子的装束来看,应该是一个辽代时期的契丹人。

从过去辽代古墓的发掘经验来看,往往大多被盗墓贼破坏,很少有保存完好的地方。然而,当考古队到达这座古墓的墓室时,发现墓室的封门并没有被毁损,难道这座古墓竟然是没有被盗墓贼侵扰的幸运儿吗?

在墓门打开后,考古队看到了令人震惊的景象:虽然墓室不大,但无数的奇珍异宝铺满了墓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金银首饰简直让人目不暇接。据统计,这座古墓出土了超过3000件随葬品,涵盖了金器、玉器、漆器、玻璃、珍珠、玛瑙、湖泊等,足足有超过1700克的黄金和上万克的白银。

此外,在墓室的正中间摆放着一张棺床,两具骸骨依偎在一起。只见这两具骸骨的脸上都戴着黄色面具,头戴高翅鎏金银冠,枕着金花银线枕,穿着银丝制成的衣服,胸前佩戴者玉石,可谓雍容华贵。

那么,这两具骸骨究竟是何身份呢?

由于墓室保存较为完整,墓志铭很快被考古队发现,也道出了墓主人的身份:陈国公主和她的驸马萧绍矩。

据历史记载,陈国公主是辽景宗和萧太后的孙女,在16岁的时候嫁给了嫁给了年长自己18岁的舅舅萧绍矩。萧绍矩的身份同样大有来头,他的祖父萧思温是辽国的四朝元老,姑妈则是萧太后。

可惜,他们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两年,陈国公主就在18岁时意外病逝,她的驸马爷也在不久后去世。虽然我们如今难以理解二人之间的婚姻,但在那时候的游牧民族中却没有近亲不能通婚的观念。那时候,契丹贵族们恰恰信奉血统理念,比如契丹皇室中的耶律姓往往和萧姓通婚。

那么,究竟这对夫妇为何要带着黄金面具呢?有什么讲究呢?

其实,黄金面具恰恰体现了契丹人丧葬习俗的演变过程。本来,契丹人作为游牧民族,对大自然是相当敬畏的,主张“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往往会在去世后用树葬的形式将尸身风干,并在三年后就焚烧尸骨而回归自然。

后来,随着契丹人逐渐由游牧民族发展为辽国,加上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他们开始走“怀旧风”,为逝去的亲人建立墓碑,刻上他的功绩。而在尸身的处理上也有明显转变,不再是树葬后焚烧,而是处理成干尸后佩戴黄金面具、穿戴华丽的衣服,希望能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依旧享受富贵。

客观地说,这座公主驸马合葬墓为后世的我们研究辽代文化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游牧民族的历史,而古墓里出土的不少文物也成为了罕见的文物,成为了博物馆里的“座上宾”。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