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再也遮挡不住我眼,这地再也埋不了我心,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不知有多少人只是听到孙悟空的名字能被硬控,梦回西游世界。
《黑神话:悟空》的火爆让国内外再次将目光看向《西游记》,玩家也开始基于对原著的理解,分析黑神话究竟“黑”在哪里。
《西游记》中,石猴出身的悟空求道之后被天庭招安,成为齐天大圣。
后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直到金禅子转世的唐三藏到来,才被释放。
经九九八十一难,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有功,被封为斗战胜佛,带着经书与师父、师弟回东土大唐。
但在《黑神话:悟空》剧情中,悟空成佛后又回到花果山,却遭到天庭围剿。
既然大圣只想回到花果山,那他取经走这一趟究竟是为了什么?
黑神话:悟空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它又想表达什么内涵?
提示一下,各位试着把西游记倒过来读读,或许会发现其中线索。
倒叙西游如果我们将《西游记》倒着看,感觉会更加符合“现实”。
旃檀功德佛带着三藏佛经与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以及八部天龙,从大雷音寺前往东土大唐传播佛法。
原本以为一路平坦,岂料刚出灵山便妖魔丛生。
师徒四人也从最开始不断搬救兵,到之后越挫越勇,直至最后斗战胜佛可以独自对付。
但逐渐四人发现一路上害人的妖怪都有背景,甚至硬到师徒几人对其无可奈何,只能看他们大闹一场,最后跟随各自后台离去。
而当所有妖怪的线索汇聚到一起,四人发现幕后凶手竟是天庭的最高统治者:玉帝!
金身罗汉厌倦了整日挑担的枯燥,路过流沙河,竟自愿跳入河中为妖,以吃人度日,后被天庭报复,每七日受万箭穿心之苦。
净坛使者没能忍受住孤单之苦,高老庄碰上高小姐,准备在此安家落户,结果被天庭差人揭发,只能逃到福陵山沦为猪妖。
而最后的斗战胜佛因为本领太高,一路来斩妖除魔,使得神仙们无坐骑可用,将天庭一多半的神仙得罪了遍。
玉帝降不住斗战胜佛,所以对如来承诺,会让唐王放旃檀功德佛入关。
但前提是,斗战胜佛必须受到应有惩罚。于是如来将胜佛镇压在五指山下,美其名曰:修行。
三藏则历经种种磨难之后,内心已然对于妖怪非常恐惧,见到三个本领高强的徒弟都离自己而去,惊慌出逃。
白龙马也因为常年变化,逐渐忘记自己是一条龙的事实。
被唐三藏以礼物的名义,和袈裟、紫金钵、权杖一起送给唐皇,只为他能够在这里顺利传扬佛法。
唐三藏因传佛法有功,十世投胎都能够投到好人家。
500年后,悟空知道自己被压在山下的真相,他拼尽全力,将五指山挪开,带着金箍棒打上天庭。
为了抵挡悟空,天庭将沙僧收编成卷帘大将,猪八戒也成了天蓬元帅,白龙马找回龙身记忆。
只有悟空不忍手足相残,陷入迷茫,神佛仙班不是自己想要的。
他开始思考,东行传经这一遭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悟空跑到灵台方寸山,找斜月三星洞里的菩提祖师解惑。
在洞中修炼7个年头,终于有所感悟,将一身本领尽数散去,如意金箍棒也被他插在东海,化为定海神针。
祖师拿走姓名,此后,世间再无孙悟空,多出一只无名无姓的猕猴。
拜别菩提祖师,它来到一处鸟语花香之处,成为猴群中的美猴王。
从此再未离开花果山,死后化作一块石头,驻留在东海边上。
如果我们以倒叙的视角重读《西游记》,那么“黑神话”是不是就非常好理解了。
悟空大闹天宫只是为了守住自己和猴子猴孙们一起生活的花果山,和牛魔王等结拜兄弟逍遥快活。
生而为妖的他并不知道世间规则,因为教自己学艺的菩提祖师也是分文不取,所以悟空不晓得人情世故。
他被两次“请”上天庭,也被骗了两次。
被压在五指山下后,孙悟空想了很多,不断复盘自己所做的一切,这才知道究竟错在何处。
原著版的沙和尚身上有九颗头骨做成的珠串,那九颗头颅对应着金蝉子九世转世,每每金禅子西行路过流沙河都会被他杀死,摘下头颅做珠串。
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之久,难道是他没见过金蝉子的转世?
他肯定见过,只不过是对于佛祖将自己压在五指山下的怨气,转移到和尚身上,所以对前九世的金禅子全无好感。
倘若孙悟空早日能够想通,脾气又不那么倔的话,估计他很早就出来了。
但当他想通这一切时,自然而然就加入取经队伍之中。为了结拜兄弟和猴子猴孙,自己需要成为他们的靠山。
从此,悟空已经走上了战胜“心魔”的过程。
可悟空能想通,牛魔王却想不通。
牛魔王和二郎神的悲剧《黑神话:悟空》中有这么一段独白,那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时对牛魔王所说的:
“你弟我教训了;你儿我送人了;今日你婆娘那把扇子,我也要定了。认师父,修正果!只有这条路是留给我们走的,长兄还不明白吗!”悟空非常清楚,只有进入“体制内”才不会被针对,这在西游途中看那些笑脸相迎的神仙就能知晓。
只有进入“体制内”才不会被绞杀,这也是他在五指山下,看着前九世的唐僧从他面前过去从而领悟到的。
所以自己将好兄弟的儿子红孩儿也送进去,给他找了观世音这个强有力的靠山。
孙悟空明白,铁扇公主被如意金仙哄骗,喝下子母河的水,从而怀上了红孩儿。
但牛魔王却误以为是给自己戴了绿帽子,因此找了玉面狐狸,与铁扇公主恩断义绝。
不料,这一切都是天庭布下的一场局。
如意金仙是牛魔王兄弟,原本也是妖怪,只为能够挤进“体制”,所以联合天庭下套。
他成了一个守着绝子汤的挂名神仙,获得天庭职位。
而玉面狐狸则是天庭的派下来离间牛魔王夫妇的“间谍”,用来误导他,这场计谋无疑成功了。
因为牛魔王真的成为九九八十一难的其中一难。
这也是天庭对于孙悟空的考验,面对昔日兄弟,他的选择决定了以后的路。
所以悟空激怒他,意图用这种“暗话”来点他,让他失败投降,这样才能有活路。
只是牛魔王一身牛脾气,直来直去,哪能明白悟空话外之意,最后被众神围剿。
悟空成佛后,自己才稍微明白,“体制内”的好处。
于是,在孙悟空求取真经回到花果山后,如此有能力且不听差遣号令的斗战胜佛必然引起天庭的忌惮,便再次派下天兵天将围剿。
而牛魔王假装和悟空一起对抗天兵,实则早已归顺天庭,在大战中背刺了悟空。
因为他单纯地认为,这样就能进入“体制内”。
悟空死前叮嘱,让他不要将自己尸身所化六根,但牛魔王以此为危言耸听,还是将其尸身拿了回来。
天庭履行了承诺,牛魔王如愿成为神仙。
可并没有重用他,而是让他继续做磨刀石。同如意金仙一样,空得金仙头衔,只是一个看井人。
这就是《黑神话:悟空》中,牛魔王的回忆。
悟空称牛魔王从开始到结束,就没做过一件对的事情,事实确实如此。
为了义气和悟空共同抵御天兵天将,结果遭天庭记恨,引来一场算计。
又因为面子不认红孩儿,以为是铁扇公主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不听她一句辩言,将自己沦为取经路上的磨刀石。
之后更是背刺悟空,用兄弟的性命做投名状投靠天庭,最后落得仅是无名小卒的下场。
直到红孩儿得知出生真相自刎,牛魔王才知道,自己这一生究竟做得有多失败。
如果说牛魔王是没有不识时务的失败,那么杨戬就是太识时务的失败。
杨戬生母为了爱情被困在山中,他斧劈桃山,救出母亲。
之后他外甥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很难不让人猜想是不是因为家族遗传。
他自己就这么干的,为什么杨戬不让沉香救母呢?因为他知道,待在山中比天庭要轻松得多。
杨戬救出自己的生母之后就被玉帝招上天,虽然有着舅甥这一层关系在,他的地位也是非常尴尬。
什么凶险的事情都是他去干,花果山阵前对峙也是杨戬冲在最前,站在后面观阵的是巨灵神、李靖、哪吒。
试想你在自己亲舅舅家工作,亲戚中夹杂着上下级,你就会明白杨戬的心情。
所以他是为了沉香不要重蹈他的覆辙,才百般阻挠。毕竟三圣母在山内有他照着,生活也是不愁。
杨戬看得清楚,但他已经身在局中,不可动身。
成为斗战胜佛后,悟空向往的自由还是在枷锁之中,“体制内”的生活并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好。
所以悟空抛弃了修来的佛位,一是为了过向往的自由生活。
还有一个,便是回去找昔日的爱人——白骨精!
悟空之死大圣并非无情无欲,所以他看到猴子猴孙老死去寻长生之法,遇到天庭不公带着兄弟一起大闹天宫,而他也有爱人,那就是白骨精。
在第一个结局的最后,老猴子带着天明人去寻找最后的“意”之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在白虎岭,他倒是狠心绝情,接连三次打碎过去的爱人,自以为从此不会再有牵挂。可你也明白,他心里根本没有放下,不然也不至于成了佛,仍要执意逃离灵山,舌尝必思,多情易折……”可见成佛后的悟空六根依旧不净,因为他还想念着以前的爱人。
只是,他跟着唐僧最初的愿望达成了吗?
花果山物是人非,曾经那些被他划了生死簿的猴子,拖着早已发臭的不死之身煎熬。
往日的兄弟也被天庭和佛祖安排进了八十一难之中,就连昔日爱人也因自己,而被活活打死三次。
悟空最后发现,他最开始想要守护的东西一个也不在了。
白骨精恨毒了自己,永世不肯相见,唐僧和几个师弟早就回到东土,享受香火供应。
悟空虽然最后成功进了“体制内”,却一样也没留住,因为他的本心没了。
于是迷茫的悟空辞了佛位,回到花果山。
孙悟空天生地长,牛魔王的背刺和杨戬的攻击,对他来说,应付起来再简单不过。
所以杨戬才会在第二个结局之时对天命人这样说:
我杀不死他,只有他自己才能杀死自己。
悟空早已被西天之行磨平了棱角,他找不到自己当初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了。
杨戬看见他,就像是看见曾经的自己,所以决定联合悟空设一场千年才会结果的局。
《黑神话:悟空》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讲述的是一个书生救了一只狐狸,他为狐狸包扎伤口,将它带回了家。
突然发现狐狸变成了一个美丽女子,二人相处非常融洽,就像是懵懂的爱恋一般。
狐妖和书生结婚了,生下一个孩子。这本该是非常圆满的结局了,却不料变故突生。
自己和狐妖的孩子长大后竟生食母亲,在它将要扑向父亲之时,书生醒了。
醒来后的书生将狐狸杀了,送到镇上卖钱去了。
对于天庭来说,孙悟空就是这只变数很大的狐狸,不管他功德如何深厚,只要他还是妖,那么他们就不会允许威胁的存在。
于是,杨戬设局下套,勾起玉帝当年被猴子支配的恐惧,降下天兵天将,重演500年前的场景,试图帮助猴子找回曾经的自己。
可唯一算漏了牛魔王,一打照面,悟空就知道杨戬的想法,被牛魔王背刺后,撑着最后一口气,说出了这句话:
“我死后,不要拿我尸身所幻化的东西……”
后面未尽之语是:因为那些我都会拿回来,并不想再次与你成为敌人。
结语当年一只石猴上山拜师,菩提祖师见他是只猢狲,所以赐姓为“孙”,又因他未被世俗种种所污染,所以赐名悟空。
只是世间无法包容规矩之外的事物,所以孙悟空开始了“悟空”。
其实他从最一开始所追求的,从来不是金身成果,而是寻找到自己的本心。
悟空学艺的地方叫做“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本就指心。
这一场西行之路和《黑神话:悟空》天命人寻找六根的过程,其实都是通过内在反思与修炼,从而达到追求真正的自我。
如果我们以倒叙的视角来看《黑神话:悟空》,其实他想要的,真的很简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