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太空经济崛起:私人太空行走至卫星星座,如何改写未来?

   时间:2024-09-23 21:48:24 来源:ITBEAR作者:沈如风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由欧洲航天局顾问、航空工程师维克托·罗德里戈撰写的一篇文章在西班牙《世界报》网站上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探讨了由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和工程师萨拉·吉利斯等人完成的“北极星黎明”任务,以及这一历史性首次私人太空行走所代表的新成就。

在过去15年里,太空活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催生了“新太空”概念的出现。这一概念旨在通过更具竞争力的新太空产业,特别是卫星星座,以可承受的价格为大众提供广泛的服务,从而实现太空的“民主化”。如今,空间部门的战略目标已经超越了仅仅将卫星送入轨道,而是涵盖了利用空间基础设施、服务提供以及应用程序这三个关键组成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据ITBEAR了解,截至2019年,每年发射的商业卫星总质量平均约为85吨,平均成本为6000万美元/吨。然而,在过去的四年里,年均发射总质量显著增加,到2023年达到了1150吨,其中“星链”项目占据了约1000吨。与此同时,平均成本却大幅下降,2023年降至1300万美元/吨。相比之下,机构卫星的年均发射质量保持在300吨左右,成本约为1.5亿美元/吨,继续在卫星发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商业卫星发射活动的支出在所有卫星发射活动中的占比从10%上升到了16%,但与送入轨道的商业卫星质量的大幅增加相比,这一支出占比的增幅显得较小,这主要得益于大规模生产的效率和价值链的优化。

全球定位系统卫星星座自20世纪80年代起投入使用,其空间基础设施由数十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推动了各种终端的营销以及航海、航空、移动电话、网约车等多个行业的应用平台的发展。这一案例展示了战略与效率完美结合所能取得的辉煌成果。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尽管出现了针对数亿用户的移动电话和卫星数据服务的新计划,但由于战略失误,许多卫星星座最终未能实现预期目标。这些计划涉及的投资巨大,但用户的期望并未得到有效满足,导致许多卫星星座被取消或失去资金支持。不过,一些卫星星座得以“解救”,并继续运营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在过去15年里,“新太空”概念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和充足的资金支持。已经涌现了300多个星座计划,涵盖了低轨道和中轨道卫星,可用于30多个不同领域,包括互联网。“新太空”为数十亿潜在用户提供了无数的应用机会。卫星星座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技术特点以及面向最终用户的价格。

一网公司卫星星座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星座于2012年开始在欧洲建造,计划部署650颗低地球轨道卫星,用于全球互联网服务。经过数年的努力和多个国家的分销协议签署后,该卫星星座于2023年完成了建设,并加入了欧洲通信卫星组织。

与此同时,SpaceX也宣布了建造超大型卫星星座“星链”的计划。该计划于2015年启动,旨在在350千米、550千米和1100千米的轨道上部署1.2万颗卫星,投资约100亿美元。首批卫星于2019年发射,目前在轨卫星已超过6700颗,用户数量已达300万,其中包括美国政府。

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升空。自2018年以来,SpaceX已发射约7000颗“星链”项目卫星。(美联社资料图片)

目前,其他正在建设中的超大型卫星星座的进展速度相对较慢。这些卫星星座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仍有待观察。

关键词:#新太空经济#、#卫星星座#、#太空民主化#、#SpaceX星链#、#一网公司卫星星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