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24日消息,近期,业界流传着高通有意向收购英特尔的传闻,这一潜在的并购案被视为近年来最具震撼力的科技界大事之一。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收购计划仍处于初步阶段,且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包括可能遭遇严格的反垄断审查,但高通与英特尔的合并构想已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据ITBEAR了解,高通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手机芯片厂商,而英特尔曾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芯片巨头,两家公司均为世界级的科技领导者。
尽管收购传闻尚未得到双方的正式确认,但业界普遍好奇为何收购英特尔的不是其他科技巨头,如风头正劲的英伟达或AMD,而是高通。
英特尔近年来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错过了智能手机和AI的浪潮,同时被竞争对手AMD等快速追赶,导致其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相比之下,高通凭借骁龙芯片的成功,成为了智能手机时代的赢家之一。
这起传闻中的收购案,宛如商业世界中反复上演的经典剧目:一家新兴巨头吞噬一家日渐衰落的老巨头。高通收购英特尔似乎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更迭——智能手机已取代个人电脑,成为最普遍的个人计算设备。
英特尔的“挤牙膏”策略广为人知,但高通是如何一步步崛起,乃至上演一场“蛇吞象”的戏码,可能并不为众人所知。
高通的崛起之路始于1985年,由艾文·雅各布和其他六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其愿景是成为一家提供高质量通信的公司,这也是高通“QUALCOMM”名字的由来。
成立初期,高通主要为无线通讯业提供项目研究、开发服务,并涉足产品制造。其著名的OmniTRACS系统自1988年起成为运输行业最大的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这时的高通虽名声不显,但已展现出在通信领域的研发实力。
1989年,高通推出了码分多址(CDMA)技术,这项技术永久改变了全球无线通信的面貌,并在1993年成为行业标准。其后数十年,CDMA一直是中国乃至全球3G网络的主流技术。
得益于CDMA技术,高通逐渐成长为全球一流的科技企业,并于199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码为QCOM;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
1999年,为了避免与获得其授权的手机厂商和设备厂商产生竞争,高通出售了手机业务和系统设备业务,专注于技术研发和半导体芯片研究。随后几年,高通在移动芯片领域深耕发展,最终在2007年度一季度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无线半导体供应商。
然而,在智能手机SoC领域,高通直到2012年才正式涉足。同年2月,高通推出了Snapdragon处理器,即如今广为人知的骁龙系列,标志着高通在智能手机SoC领域的正式亮相。在中国市场,小米手机与高通深度合作,多次首发搭载了新款骁龙旗舰处理器。
如今,除苹果外,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均采用了骁龙芯片,足见其市场地位。
凭借在通讯和芯片领域的积累,在5G时代,高通同样是重要一员。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截至2022年底,在全球5G有效专利族占比中,高通仅次于华为,排名第二,占比为10.04%。苹果iPhone也连续多年搭载了高通基带,用以支持5G。
在智能汽车领域,高通试图复制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高通骁龙8295芯片几乎占据了中高端电动汽车的半壁江山。
与频频错失时代机遇的英特尔相比,高通几乎很少犯错,并在适当时候扩张其业务线。当然,英特尔虽然不复当年,但其依然是一家全球性科技巨头,高通想要完成收购,还需依靠实打实的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