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ROG新旗舰X870E HERO主板首发,9000系锐龙最佳搭档?

   时间:2024-09-30 13:15:23 来源:ITBEAR作者:任飞扬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TBEAR】9月30日消息,一、前言:X870芯片组与锐龙9000同步推出 ROG带来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

AMD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依然延续AM5封装接口,现有的600系列主板刷个BIOS就能支持。

为了释放锐龙9000系列的更深潜力,AMD又推出了新的800系列芯片组,各大主板厂商自然不能放过这个升级换代的机会,纷纷第一时间拿出了多款产品。

作为御三家之中拔尖的华硕,ROG玩家国度自然是众多玩家心目中的天花板,每一款产品都极具特色。

现在我们就收到了这款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HERO也是整个ROG家族中相对较为亲民的存在了,但该有的基本一样都不少。

规格上,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保持了高端的定位,在堆料上给到了18(110A)+2(110A)+2(90A)供电方案,以及丰富的扩展,满足高端DIY玩家的装机需求。

AM5接口可以兼容AMD锐龙9000/8000/7000系列处理器,官方的路线图证实它将坚持用到2027+年,换言之支持Zen 6、Zen 7架构处理器都很轻松,可以说一块板子能用N年。

在扩展性上,这款主板搭载了2条PCIe 5.0插槽,5个M.2 SSD插槽,其中3个可支持到PCIe 5.0 x4,另外2个PCIe 4.0 x4,此外还有多达10个后置USB端口,其中包括2个USB4 Tpe-C 40Gbps、8个10Gbps。

网络部分给到了5G Realtek有线网卡、2.5G Intel有线网卡和Realtek RTL8852BE Wi-Fi 7无线网卡,非常全面,可以说这一代标志着5G网卡普及的开端。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款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的表现。

二、外观:18+2+2供电 用料十足扩展性丰富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外包装正反两面,延续了黑红配色设计,并在多处突出了败家之眼元素。

包装上简略介绍了这款主板的亮点及规格等信息。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为标准的ATX板型,尺寸为30.5×24.4cm。

上面VRM、芯片组、M.2等区域都覆盖有铝制散热盔甲,在设计上充满了科技感。

背面一览,配有大面积的金属材质背板,同样拥有败家之眼元素。

主板上半部分,左侧的I/O装甲部分是镜面设计的Polymo动态灯效2.0,支持自定义灯效,预设的灯光效果可与显卡、显示器、键鼠之间同步,默认为ROG字样。

中间是AM5接口,支持锐龙9000/8000/7000系列处理器。

散热扩展上,给到了1个4针CPU风扇接头、1个4针CPU水冷泵风扇接头、1个4针AIO泵风扇接头、4个4针机箱风扇接头、1个W_PUMP+接头。

AM5接口细节,旁边是10K黑色金属电容,18(110A)+2(110A)+2(90A)的供电方案,搭配MICROFINE合金电感。

加上原本支持的AEMP,可充分挖掘DDR5内存的潜力。

最大数据速率可达8600+MT/s(O.C.),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器不同,内存上限也不同。

其中,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支持到8200+MT/s,锐龙8000G系列最高可达8600+MT/s,锐龙7000系列则是为8000+MT/s(O.C.)。

主板右上角有Q-LED,可通过报错代码查看设备的启动故障,以及启动按钮、FlexKey按钮。

主板下半部分,配有2条个PCIe x16插槽,均为PCIe 5.0。

5个M.2 SSD插槽都覆盖了散热盔甲。

拆开散热盔甲后的样子。华硕加入了一系列人性化DIY设计,M.2 SSD就支持M.2快拆装甲、M.2滑轨卡扣、M.2便捷卡扣2.0,另外还有显卡易拆装,均不需要螺丝刀等工具,可以轻松拆装SSD、显卡。

值得一提,为了实现更灵活的超频,主板配备了时钟发生器,可将 CPU基本时钟与内存、PCIe和Infinity Fabric 速度隔离。

M.2插槽使用了免螺丝设计,只需要将带有方向标志的组件往下一按,即可轻松拆装,在体验上更加人性化。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补全了上代没有HDMI的遗憾。

后置接口分别为:Clean BIOS、BIOS Flash、HDMI、8个USB 10Gbps(6×USB-A+2×USB-C)、2个USB4 40Gbps、1组Wi-Fi 7无线模块、1个5Gb以太网口、1个2.5Gb以太网口、2个镀金音频插孔、1个光纤S/PDIF。

值得一提,Wi-Fi天线的设计也做了改变,安装时无需拧动,直插式设计更方便了。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包装盒内部的配件一览,ARGB延长线、SATA 6Gb/s线缆、Wi-Fi易拆式天线、M.2 Q-Latch、M.2 Q-Slide、带有实用程序和驱动程序的U盘。

三、BIOS:新增Q-Dashboard便捷仪表盘可直观查看接口信息 风扇调整页更详细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的BIOS主界面,保持了经典的黑红配色风格,在这里可以查看CPU、内存、启动设备的温度电压等信息,以及启动设备顺序调整。

顶部可便携开启关闭神光同步、ReSize BAR、AI智能超频等,功能相当全面。

与上一代不同的是,右下角多了Q-Dashboard便捷仪表盘功能。

右上角可通过点击切换平衡和AI智能超频,后者可快速智能评估处理器超频潜力与系统散热条件,准确预测超频电压、频率的性能调校建议,相当简单易用,即使是小白也能够快速上手。

按Insert键即可进入Q-Dashboard便捷仪表盘界面,在这里可查看主板哪些接口被占用了,在装完机再次需要调整时可以针对拆装了,相当方便。

进入风扇转速设置,大致可看到主板配有1个处理风扇、1个水泵、一体式水泵,以及4个机箱风扇。

风扇的数值控制更为直观,可手动输入数字直接进行调整温度和风扇转速占比,比上代要方便不少,以及右侧的风扇控制定义也相当丰富。

其中右上角的Q-Fan调整,会依据你的处理器散热性能自动生成新的方案。

按F7进入高级模式,在概要类目下,同样可以查看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的BIOS版本、处理器、CPU频率等信息。

以及右侧可以查看CPU、内存的电压、温度相关信息,以及华硕自家的处理器和散热器评估,可直观查看到你的处理器是雕是雷,散热器是否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在Extreme Tweaker类目,玩家可以在这里对CPU、内存进行超频和微调。

PBO页面。

内存时序调整页面,在这里可对内存时序进行微调。

数字供电调整页面,防掉压等选项可以在这里设置。

高级内存电压调整界面。

Resize BAR开关在PCI子系统设置页面内,其实顶部的CPU访问显存加速同样可以开启。

在这里可以对USB端口进行管理。

SATA设置页面,可以对SATA端口进行管理,这里还设置NVMe RAID模式。

内置设备页面,在这里可以对主板自带的Wi-Fi、蓝牙、以太网络、PCIe带宽、LED灯光进行控制。

在这里可以对使用PCIE带宽的端口进行速率更改。

监控类目,在这类可以查看CPU、主板等设备的温度、电压、风扇转速等信息,

工具类目下,有一个ASUS MyHotKey设置,可以更改开机时快捷键进入的功能。

四、性能测试:AI智能超频无需细调 即可发挥出锐龙9 9900X满血潜能

测试平台如下:

——烤机测试

1、默认

CPU测试中,BIOS全部设置为默认,使用AIDA64 FPU对锐龙9 9900X烤机10分钟。

此时全核频率为3.4~3.65GHz,功耗133W左右,CPU温度66℃,核心电压最高1.234V左右。

CINEBENCH R23基准测试中,锐龙9 9900X单线程分数为2169分,多线程为32205分,显然是偏低的。

2、默认+PBO

由于内存对Zen5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我们将内存设置为6400MT/s,这是锐龙9000系列不分频下的最佳频率,同时开启PBO。

首先进行烤机测试,此时全核频率4.5~4.84GHz,功耗205~210W左右,CPU温度95.3℃,核心电压最高1.2V左右。

CINEBENCH R23基准测试中,锐龙9 9900X单线程分数为2177分,多线程为34503分。

开启PBO后,为锐龙9 9900X带来了6.4%的多线程性能提升,不过单线程区别不大。

对比锐龙9 7900X,单线程、多线程分别提升了0.4%、7.1%。

3、AI智能超频+PBO

此轮测试我们体验AI智能超频,同时开启PBO。

使用AIDA64 FPU对锐龙9 9900X烤机10分钟,此时全核频率4.6GHz左右,功耗230W左右,CPU温度95.4℃,核心电压最高1.074V左右。

在CINEBENCH R23基准测试中,锐龙9 9900X单线程分数为2200分,多线程为35129分。

对比默认+PBO,AI智能超频+PBO为单核、多核分别提升了1.1%、1.8%。

在测试期间,锐龙9 9900X其中一个核心频率可冲上最高5.7GHz,比默认最大加速频率5.6GHz,多了0.1GHz。

——内存测试

1、默认

BIOS为默认状态下,内存频率只有4800MT/s,内存时序为40-40-40-77 CR1,内存读取、写入、复制速度为59520MB/s、63990MB/s、56524MB/s,延迟在88.5ns。

2、手动6400

由于AMD锐龙9 9900X的甜品频率在6200-6400MT/s,我们手动手动设置了如下参数:内存频率6400MHz、时序30-40-40-96,FCLK=2000MHz、UCLK=MCLK=3200MHz。

内存读取、写入、复制速度为85071MB/s、83927MB/s、75553MB/s,延迟68.7ns。

性能分别提升了42.9%、31.2%、33.7%,延迟低了22.4%。

3、开启XMP

开启XMP后,内存速度来到8000MT/s,时序为38-48-48-100 CR1,内存读取、写入、复制速度为81670MB/s、88367MB/s、74996MB/s,延迟在69.8ns。

内存读取降低了4%,写入提升了5.3%,复制降低了0.7%,延迟增加了1.6%。

——SSD温度

此轮测试雷克沙NM1090 1TB SSD,支持PCIe 5.0速率,搭载有主动式散热风扇。

我们使用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自带的被动散热盔甲,是否能压制住PCIe 5.0的发热。

读取阶段最高温度在79℃,写入阶段最高在82℃。

由于写入速度温度偏高,所以出现明显的性能衰减,性能大约低了20%左右。

五、游戏测试:搭配RTX 4070 SUPER显卡2K游戏均超百帧

此轮我们测试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锐龙9 9900X+DDR5 6400MT/s甜品频率组合,使用RTX 4070 SUPER显卡,查看传统光栅游戏的性能表现如何。

以下游戏统一设置为2K分辨率、最高画质,成绩不做对比。

1、无主之地3

在《无主之地3》2K+预设最高恶棍+DX12画质下,平均帧数为120.8 FPS。

2、赛博朋克2077

在《赛博朋克2077》2K+预设超级画质下,平均帧数为110.84 FPS。

3、刺客信条:英灵殿

在《刺客信条:英灵殿》2K+预设极高画质下,平均帧数为130 FPS。

4、孤岛惊魂6

在《孤岛惊魂6》2K+预设极高画质下,平均帧数为141 FPS。

5、地平线:零之曙光

在《地平线:零之曙光》2K+预设终极质量画质下,平均帧数为141 FPS。

6、古墓丽影:暗影

在《古墓丽影:暗影》2K+预设最高画质+DX12,平均帧数为185 FPS。

7、战争机器5

在《战争机器5》2K+预设超高画质下,平均帧数为151.7 FPS。

8、极限竞速:地平线5

在《极限竞速:地平线5》2K+极端画质下,平均帧数为141 FPS。

五、总结:无愧于高端之名 小白也能体验AI超频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尽管是ROG里相对亲民的型号,但堆料依然足够豪华,18+2+2的供电方案,为Zen5锐龙9000处理器提供了澎湃的动力,即便是面对未来Zen6/Zen7架构,也全然不在话下。

性能释放上,为了锐龙9 9900X的性能能够满血发挥,强烈建议用户开启PBO,最高可实现多核7.1%的性能增幅。

ROG独有的AI智能超频,即便是小白也能轻松上手,无需对CPU、内存进行额外设置,就能让锐龙9 9900X发挥出最佳性能,测试期间最大加速频率来到了5.7GHz,烤机时全核可稳定在4.6GHz,不愧是顶级主板。

对于Zen5处理器的内存频率设置,虽然可以轻松跑到DDR5 8000MT/s,但因为涉及到分频,反而会造成一定的性能下滑,因此建议搭配的内存尽可能选择6200-6400MT/s的规格。

至于散热表现,这款主板的M.2散热盔甲完全能够应对PCIe 5.0 SSD的发热问题,可将其温度稳定在82℃。

虽比自带主动风扇方案高了约 12℃左右,但考虑到PCIe 5.0 SSD本身温度就偏高,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自带的M.2被动散热盔甲,能确保高负载工作时不掉盘,这已然是一份额外的惊喜

相信后续消费级PCIe 5.0 SSD产品若采用改善发热问题的新版主控,比如慧荣SM2508,再配合ROG CROSSHAIR X870E HERO主板的散热盔甲,温度和性能表现将会更加优秀。

该主板在扩展性方面也诚意满满,拥有2个40Gbps的USB4、8个10Gbps的 USB,同时还弥补了上一代缺失的HDMI端口,并对M.2、显卡等插槽的免拆装设计也做了改进,更加人性化了,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无论从用料、性能释放,还是使用体验来看,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主板都无愧于高端之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