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金融市场日益信息过载的背景下,金融投资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他们主要依赖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取投资建议和理财知识。然而,如今媒体、互联网平台等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导致信息泛滥。面对这一现状,金融机构该如何调整策略以满足投资者的新需求?飞笛科技,一家金融数据服务商,给出了独特的答案。
飞笛科技的创始人丘慧慧指出,尽管当前金融机构牌照过剩、财经内容泛滥,甚至IT资源也显得过剩,但真正能满足投资者降噪、获取服务和陪伴的需求的服务仍然稀缺。她强调,金融机构应从传统的依赖牌照赚取佣金、交易费等“轻松钱”的卖方模式,转变为更加注重服务投资者的买方模式。
所谓的买方模式,不仅要求金融机构提供能够提高投资者个人资产管理教育和认知的内容,还需要主动帮助用户过滤冗余信息,并在市场波动时为投资者提供陪伴感,同时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模式,飞笛科技开发了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飞笛财经信息大数据引擎。这一引擎通过海量公网信息获取非结构化数据,结合飞笛自研的专家模型和知识库,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并根据不同金融场景需求生成带有内容标签的数据信息。最终,这些数据被封装成满足多场景需求的数据模块和内容产品。
对于金融机构的运营平台部门而言,这些带有内容标签的数据模块可以轻易接入企业客户端,结合金融机构的用户运营策略,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内容,从而实现类似证券版的今日头条、基金版的微博等功能,提高用户的打开率、订阅率和分享率。
同时,对于投顾部门,飞笛的数据产品被封装成AIGC工具,可在人机协同模式下,快速响应用户问题,提高服务效率和展业能力。对于中台部门,飞笛的数据服务可以与企业自有AI大模型结合,打造企业内容中台,提高内容生产的时效性和选题的多元化。
飞笛科技之所以能实现产品化,与其创始人丘慧慧丰富的“财经+内容+创业”背景密切相关。她曾在《21世纪经济报道》担任要职,并拥有多年的财经媒体和产业报道经验。2016年,她在报社内部创办AI新闻实验室,进行类似“财经信息大数据引擎”的创业项目,并获得新浪投资。2022年,她率领原班人马独立创业成立飞笛科技。
丘慧慧认为,飞笛模式最大的门槛在于领域知识和数据沉淀。飞笛团队自2016年起开始探索财经信息大数据引擎产品,已经积累了众多在合规性和准确率上通过市场验证的私有数据,这种时间上的先发优势也是飞笛的竞争力之一。
目前,飞笛科技已经与多家知名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其数据产品收费模式是按数据模块收取订阅年费,预计2024年年底,飞笛数据年收入规模可达到千万级别。
飞笛科技此前已完成700万元天使轮融资,目前正在进行Pre-A轮融资,由华君资本担任财务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