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欧盟近日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案投票结果出炉,以5票反对、12票弃权、10票赞成的结果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此举引发多方关注和反对声音,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坚决反对欧盟的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
尽管投票结果并非最终裁决,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已持续一年之久,从2023年10月发起调查,到2024年7月公布初步裁定,再到8月披露决定草案,欧盟步步紧逼。
面对欧盟的加征关税计划,欧盟成员国态度各异。投赞成票的国家多因在中国市场尝试未取得理想效果,希望通过贸易保护主义为本土电动车构筑防护屏障。投反对票的国家则多与中国在汽车领域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合作,担忧关税会影响其经济利益和就业岗位。弃权的国家虽在汽车领域与中国无重大关联,但在其他领域与中国紧密合作,也担忧此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中国电动车产业并不惧怕欧盟的反补贴税。一方面,中国电动车在国内市场尚有可争取的份额,海外市场只是“锦上添花”;另一方面,中国当下的主要出海市场也并非欧洲。数据显示,2024年1-8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7.3%,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9.9%,中国车企出海正处于上升趋势,且主要市场为俄罗斯、墨西哥、阿联酋、比利时、沙特等国。
实际上,反补贴税真正可能耽误的是欧洲消费者的权益、欧洲车企的电动化战略和欧洲的能源转型进程。当前,欧洲汽车市场整体呈疲软态势,特别是电动车市场。补贴税只会让欧洲消费者更难享受到优质的电动车产品,同时可能助长本土电动车企业的惰性,延误其成长。
对于这场风波,更好的解决方案应是合作而非对抗。正如特斯拉与中国政府的“双向奔赴”,实现了双赢局面。欧洲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中国车企在欧洲建厂,实现利益共享。中国也已宣布对自欧盟进口的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并考虑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产业和企业正当权益。
无论本次风波如何发展,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挑战都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强化ESG领域的治理水平来应对。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