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强调,汽车智能化与大模型技术的融合具有历史必然性。他指出,AI汽车在智能座舱的终极形态中将展现出强大的理解、记忆、逻辑和生成能力,而这正是大模型技术所擅长的领域。今年,搭载百度智能座舱的汽车预计将突破1000万辆,标志着百度在车辆智能化领域的深度布局和与主要主机厂的紧密合作。
李涛进一步阐述,智能座舱的设计应基于大模型进行正向开发,而非简单地将技术剪切、接入。他认为,座舱的终极形态将是一个具备独立理解认知、学习能力的“车端智能体”,能够自动化地为用户提供情景感知和服务。相比之下,当前许多座舱设计仍局限于将Pad装载上车,并将移动APP直接迁移到车机,这不仅可能导致用户在驾驶过程中面临认知负担,还可能造成事故风险。
随着AI技术和自然语言理解的进步,部分车载智能化系统已能泛化理解用户的口语化表达。然而,李涛指出,语音交互次数并非越多越好。用户频繁使用某个功能可能既说明该功能的实用性,也反映出车辆整体设计的智能化程度有待提升。
展望未来,李涛明确了智能座舱的下一个应用方向:全感融合。这将基于大模型的理解、记忆、逻辑生成能力做出全局规划,然后全方位驱动各种应用进行深度协同和执行,使汽车机器人具备高度自动化和主动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