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诺奖迈入“AI时代”,人类未来之路怎么走?

   时间:2024-10-12 00:44:49 来源:ITBEAR作者:沈如风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TBEAR】在2023北京智源大会上,“AI教父”杰弗里·辛顿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假设青蛙创造了人类,那么现在谁会占据主动权,是人,还是青蛙?”他曾不惜辞去谷歌副总裁的职位,只为自由讨论并提示“人工智能的危险”。然而,一年过去,AI非但没有走向他预言的“毁灭人类”,反而为他带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同时,诺贝尔化学奖也颁给了三位用AI研究蛋白质结构的科学家,这一结果震惊了整个学术界。

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颁发,不仅是对科学家个人的认可,更是对“AI辅助科学研究”这一应用趋势的肯定。与此同时,英伟达在华盛顿举行的为期三天的“AI峰会”也聚焦于AI在应用层面取得的成功。英伟达企业平台副总裁鲍勃·佩特指出:“世界正处在AI应用的边缘。”

杰弗里·辛顿之所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他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方面的奠基性贡献。他的机器学习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物理学界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而诺贝尔化学奖则授予了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的AI科学家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以表彰他们研发的“Alpha Fold2”模型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成就。

在这两个案例中,AI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交叉学科、跨界融合的方式应用在具体的科研领域。英伟达AI峰会上,鲍勃·佩特也强调了AI在现实领域的应用,从智能助理到机器人工厂,再到天气预测和治疗癌症,AI正在各行各业实现突破。

例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正在使用英伟达的AI服务进行医学图像分析,从而帮助药企和科研人员筛选新药分子,大大缩短开发新药所需的时间。不仅是英伟达,meta和马斯克也在积极探索AI的硬件和应用,推动AI技术的发展。

AI的发展重心已经从早期的算力层和模型层,全面转向最终的应用层。这种转变的背后,是资本的强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美国、欧洲的科技巨头和投资机构都在争相投资AI。以亚马逊、微软、Alphabet和meta为例,他们在今年第二季度共花费了500多亿美元投资AI。

然而,这种投入虽然不计成本,但企业仍然需要追求营收和利润增长。目前来看,除了英伟达、台积电等上游厂商赚得盆满钵满以外,几乎所有的大模型都在亏损。因此,无论是算力芯片公司还是科技巨头,都需要让AI在应用层面展现出真正的商业化能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和钱参与进来。

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当下大部分AI公司盈利难的问题。在AI产业链中,GPU制造/云计算和AI应用环节往往能够获取较高的利润,而只做大模型的AI公司则面临着利润低、变现慢的窘境。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AI产业链上的企业开始尝试垂直整合。从芯片制造到大模型训练,再到实际应用,他们开始逐步对AI进行产业链层面的整合。这种一体化战略或许能够帮助他们在AI时代增强竞争力,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苹果和新能源车时代的比亚迪一样。

在这场科技革命浪潮中,谁能够率先将芯片、算力、数据、模型、应用这五点统一,谁就能够最先摘到“低垂的果实”。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