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急剧增加,传统燃油车与电动汽车在芯片使用上的差距日益显著。在近日的一场直播活动中,来自奕泰微电子和高欧冶半导体的两位行业专家,仲建锋和高峰,就智能汽车芯片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形态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仲建锋介绍,新能源车对芯片的需求高达1600颗/辆,远超传统燃油车的600至700颗。这一增长主要源于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双重推动,尤其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作为汽车的“大脑”,其功能涵盖了控制、感知和执行三大方面,其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汽车功能的复杂度和智能化需求的提升。
高峰则从单车价值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传统燃油车中半导体的总价值约为300至400美金,但随着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一价值量预计将升至千美元级别,甚至更高。这种增长主要源于计算需求的上升,芯片作为计算的核心驱动,其数量的增加也带动了其他被动元器件和存储的需求。
在谈及国产车规级芯片的发展时,两位专家均表示,尽管过去几年市场曾面临“缺芯”问题,但国内芯片企业已在快速成长,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仲建锋指出,国产车规级芯片的发展可分为起步、追赶和超越三个阶段,目前不同类型的芯片所处的阶段差别较大,但整体发展趋势是向前的。
具体到以太网芯片和SoC芯片,仲建锋和高峰分别介绍了它们在智能汽车中的应用。以太网芯片构建了汽车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为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应用提供高速数据传输。而SoC芯片则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它集成了CPU、NPU、GPU等多种计算核心,形成一个系统级的计算平台,为智能汽车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对于国产车规级芯片“卡脖子”的问题,两位专家表示,尽管在某些领域仍存在瓶颈,但整体而言,国内芯片厂商已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一些国内厂商已推出了商用的车规级芯片,并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份额。
在谈及未来智能汽车的形态时,高峰表示,智能汽车将不再被单一功能所定义,而是将被其作为一个整体的计算和通信平台的特性所定义。这个平台将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并支持开放的应用生态系统的繁荣。仲建锋则补充说,未来的智能汽车将围绕用户的原始需求设计,提供不仅仅是运输,还包括娱乐、工作和其他活动的综合体验空间。
对于智能汽车是否会像电脑一样通过一个CPU解决所有问题,两位专家均表示了否定。他们认为,尽管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但用一颗芯片解决所有问题并不现实。未来的智能汽车将需要多个算力芯片来满足不同部分的功能需求,而这些芯片的综合价值量将大幅提升。
在谈到与国内车企的合作时,仲建锋和高峰均表示,国内车企在智能化方面的需求推动了国产车规级芯片的发展。他们正与国内主要车企进行项目合作,共同推动智能汽车芯片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总之,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国内芯片厂商正抓住这一机遇,快速崛起并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未来的智能汽车将是一个集计算、通信和应用于一体的智能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