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随着特斯拉在10月11日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和无人驾驶厢式车Cybervan,2024年的科技界迎来了颇具科幻色彩的一幕。尽管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为行业描绘了一幅光明的未来图景,但Cybercab的实际落地时间却定在了2026年。
而在10月初,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宣布其在美国德州奥斯汀的无人驾驶出租服务即将向公众开放。同时,中国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并计划发布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10.0版本,该版本将搭载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大模型ADFM。
显然,自动驾驶行业的竞争已经跨越了区域性预选赛,进入了全球性产业竞赛的阶段。这场竞赛因其独特的谐音,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萝卜大战”。
在全球无人驾驶竞赛的舞台上,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技术路线成为了竞争的焦点。Waymo作为“重硬件派”的代表,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关键传感器,从激光雷达到毫米波雷达,再到计算平台,实现了全套传感器的自研。然而,这条路线对资金的消耗是巨大的。
相比之下,“重软件派”的特斯拉则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总成本仅为4.5美元,远低于Waymo的方案。然而,纯视觉方案的安全性仍未得到足够的验证。
在这两个极端选手之间,还存在一条“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的中间路线。这条路线在单车智能的基础上,通过车路协同为车辆提供了额外的“千里眼”,支持自动驾驶车辆的广域视角和冗余感知。
自动驾驶系统所面临的变量远远超过汽车制造,尤其在道路复杂程度远超想象的中国。因此,本土的数据才能养本土的自动驾驶系统。尽管Waymo和特斯拉在美国积累了大量的行驶里程,但这些数据并不能代表其在全球范围的能力。
自动驾驶公司势必要走通出海之路。从技术本身而言,提升安全性和泛化能力是自动驾驶技术走向全球的关键要素。特斯拉和百度都在努力提升自动驾驶算法的泛化能力,以实现更加精准的自动驾驶。
然而,昂贵的成本仍然是阻碍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最大门槛。Robotaxi的全生命周期运营总成本高昂,主要是由于当前主流Robotaxi车型采用依赖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的感知技术方案。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特别强调了Cybercab和Robovan的成本问题,并表示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汽车的使用时间并降低成本。然而,特斯拉Cybercab的落地时间仍然要等到2026年,这引发了行业的关注和讨论。
面对特斯拉的又一次“跳票”,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如萝卜快跑和文远知行等已经在中国城市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并正在向海外扩张。这些公司的最新一代无人驾驶出租车支持换电模式,成本已经大幅降低。
自动驾驶的上半场是各家公司各自为政的竞争阶段,但下半场可能会互换主场,海外公司入华、中国企业出海。当双方场地互换之时,竞争才真正开始。
然而,无论竞争如何激烈,技术的成熟度、政策的健全度、人工智能和人工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商业模式的清晰度等问题仍然需要逐一解决。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后,自动驾驶产业才能真正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