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4中国钠离子电池报告首发!新能源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0-18 20:37:56 来源:ITBEAR作者:江紫萱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ITBEAR】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新星,正逐步显现其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潜力。10月18日,前瞻产业研究院在“前瞻钠电产业技术洞察交流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钠离子电池报告》,全面剖析了全球钠离子电池产业的最新趋势,以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独特机遇与挑战。

报告指出,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性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电化学储能领域。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需求的激增,锂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预计未来锂资源的供应量将无法满足需求,这对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此背景下,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低温性能优良、耐过放电、安全性高和环保性强等特点,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钠离子电池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小规模生产和特定场景的示范应用,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接近10亿美元。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是钠离子电池市场的主要覆盖区域,其中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日本、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钠离子电池的布局上尤为积极。例如,英国Faradion已在钠离子电池光伏电站储能领域进行应用,瑞典ALTRIS则在汽车低压电源应用领域进行布局,显示出钠离子电池在细分领域商业化应用的潜力。

在中国,钠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起步于地方项目,目前已进入全国统筹推进的阶段。尽管钠离子电池在潜在生产成本上具有优势,但由于规模化效应尚未形成,其在销售渠道中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因此,中国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发展路径仍需进一步探索。

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结合是衡量钠离子电池量产的重要指标。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与锂电池类似,但电极制备是其生产工艺流程的重点。近年来,中国在钠离子电池行业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团队规模不断壮大,为钠离子电池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新能源龙头企业的布局方面,宁德时代、中科海纳和钠创新能源等企业纷纷加大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力度。宁德时代已实现第一代产品的量产,并正在推进第二代产品的开发;中科海纳则聚焦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钠离子电池产品的研发;钠创新能源则在钠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产品已在多家电池制造企业进行验证。

然而,钠离子电池要想取代或平行锂离子电池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钠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与理论成本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出货量及产业化发展不及预期。钠离子电池的产业链体系建设仍在推进中,材料供应不稳定、缺乏标准生产设备、缺乏适配电子元器件、产品测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也给其规模化生产与应用带来了更高的壁垒与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产业链企业、高校院所、整车企业等实现技术研发瓶颈的突破是关键。重点在于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的研发创新以及生产工艺的优化。同时,需要国家持续重点支持,促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协同与配套完善,建立标准体系,推动产品应用示范,提升社会认知度。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