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长城汽车近日发布了其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04%,净利润大幅增长108.78%。然而,三季度数据却显示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营收微增2.61%,净利润同比下降7.82%。
市场分析认为,长城汽车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的原因可能包括外汇影响、增值税退税延迟以及财务费用中的汇兑损失。产销情况不理想也是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今年1-9月,长城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下滑,已连续五个月销量下滑。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明确表示,汽车行业的竞争不能只看短期利益,价格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持续多年。然而,对于现阶段的汽车品牌来说,打价格战是否就是只顾短期利益,不打价格战是否就意味着看重长远利益,这并非绝对。
汽车行业的长期利益在于份额和规模,这已被多家车企验证。价格战本质上是车企之间的成本战略竞争,是一场“拉锯战”。宝马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曾声称不打价格战,但市场最终教会了它“做人”。
长城汽车与宝马不同,其品牌本身并无“光环”,主力产品主打性价比。然而,性价比并不一定意味着低成本,长城汽车的部分产品价格仍然较高,导致销量难以大幅提升。
前三季度,长城旗下多个子品牌销量同比下滑,只有坦克品牌实现了同比增长。然而,坦克品牌的月销量增速也在下滑,形势不容乐观。
魏建军作为长城汽车的掌舵人,一直呼吁行业规范,不打价格战,并放出“把汽车行业审一遍,先审长城”的豪言。然而,长城汽车“不打价格战”的底气可能来自于其走量的产品单价更高,单车利润也更高。
有观点认为,长城汽车不打价格战的根本原因之一可能是难以打赢价格战。此前,长城汽车也尝试过价格战,但结果并不理想。因此,缩量保价成为了长城汽车面对行业价格战的一种“自保”策略。
然而,汽车行业的降价本质是降利润保销量。如果四季度销量目标无法达成,降价后市场终端销量仍然无法保住,那么长城汽车还能否保住年度利润将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长城汽车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在智能化转型方面,长城汽车虽然有所布局,但成果平平。与主流新势力品牌相比,长城汽车在造车平台技术迭代上存在一定的“代差”。
在智能化方面,长城汽车需要加快步伐,否则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同时,长城汽车也需要考虑如何在保持利润的同时,提升竞争力,保住市场份额。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魏建军的决策权影响力巨大。然而,这种强大的影响力有时未必是好事。市场认为,魏建军或许应该适当放权,让更年轻、更有活力的团队来决策。
长城汽车需要变革已成为市场共识,而且这种变革越早越好。过去,哈弗H6走量给长城汽车带来了规模优势,但现在长城汽车正变得越来越“小众”。主流市场被吉利“偷家”,长城汽车只能死磕高端和细分市场品类。
然而,所谓的“高端、小众”战略并不符合时代趋势。宝马、奔驰、奥迪的案例已经表明,当下的汽车市场,保价是个伪命题。长城汽车或许应该回归初心,造平民性价比之车,才能重新回归增长。